
3月24日,北京工业大学举办“城市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题学术沙龙。沙龙共设置主旨学术沙龙及3个分专题学术沙龙,涉及材料与制造、城市建设、环境与能源、循环经济、化工等多学科领域。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由校学术委员会、碳中和城市科技创新研究院主办,材料与制造学部学术委员会、城市建设学部学术委员会、环境与生命学部学术委员会协办。

校党委书记谢辉出席主旨沙龙并致辞。他表示,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以国家和首都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已在能源与气候政策研究、材料生命周期评价、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控制、绿色建筑技术、低碳环保材料等方面具备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北京工业大学致力于为国家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希望参加本次专题学术沙龙的师生能在交流研讨中碰撞出智慧火花,相互启发,互相借鉴,取得积极的研讨成果。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经管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分别作主旨学术报告。

聂祚仁校长在报告中分析了碳中和的国内外形势和我国的碳排放现状与减排需求,指出了碳中和的科技创新方向,即从整体和系统角度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系统集成等先进理念和技术融入全生命周期过程,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全面支撑碳中和实现。他表示,举办此次专题学术沙龙的目的在于汇聚学校多学科优势,激发新思路,探寻新方向,解决前沿共性问题,强化战略导向,加强校内科研力量的团结协作,为提升学校相关领域学术水平提供思想动能,为助力国家和首都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潘家华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国际碳中和的进程,着重阐述了中国碳中和实施路径的战略选择,强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行动。
两位专家的主旨报告聚焦新的发展理念和实施路径,给与会人员带来了新的启发。



主旨沙龙后,举行了材料与制造学部、城市建设学部和环境与生命学部的专题学术沙龙。共有26位教师结合沙龙主题和研究领域,分享了研究成果,交流了研究心得。
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委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部(院)主任(院长)、分管科研工作的负责人、相关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系列活动。
摄影:刘晓迟、吕洋、杨璐佳、万晓玥
编辑:刘潇
审核: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