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两会胜利闭幕,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代表委员们关注社会民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北京发展,多家媒体陆续进行报道,传递来自北工大的北京两会声音。
市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郭福
请用人单位提前为大学生上“就业课”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对“四个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作出了明确部署。市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郭福说,这些任务的实现需要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机遇。他建议,高校应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对接用人单位提前给大学生上好“就业课”。
郭福说,如今,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正在加速深度融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应势而变,将招生、培养与就业一体化联动,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避免学生就业与新的产业结构之间出现错位。
他说,“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加强“三城一区”的建设,围绕智能制造、大健康等领域培育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高校应瞄准用人需求,积极引导学生投身智能制造、高端服务等产业。“去年北工大就举办了中科院系统、市国资委系统、怀柔区等多场双选会,为毕业生搭建广阔的择业平台。”
郭福坦言,一些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依然迷茫,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市场行情等缺乏足够的了解,这就需要高校和用人单位加强对接,建立常态化的雇主调查反馈机制,甚至可以提前请用人单位走进高校,为低年级大学生提前上好“就业课”,帮助他们在夯实学业基础的同时,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升职业技能,“比如北工大所有本科生在校期间均需修职业生涯规划学分,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多种渠道可以和各类用人单位交流。”郭福说。
打好“组合拳"让全球精尖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这样强调。高校作为社会人才输出的“主力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地方高校是“主力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近年的全球引才中,地方高校却面临了不少的困境。以北京为例,高额的生活成本、子女入学门槛等,以及与南方大学相比竞争力不足的人才引进补贴政策等,让不少人才“望而却步”,或“稍纵即逝”。
对此,郭福建议,通过“三步走”为全球高水平人才引进打好保卫战。一是“保根本”,进一步完善全球引进人才支撑保障政策,提高一次性奖励额度,允许学校为人才发放的购房补贴试行免税或退税政策;二是“保后方”,为引进人才的家庭提供他们最关心最需要的帮助,如更好的子女入学、落户政策等;三是“保增量”,提高引进人才绩效工资弹性,鼓励这些人才的创新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环境和生活保障同等重要,这样才能“让各类人才心无旁骛 专注事业”,才能营造懂学术、敢创新、爱奋斗的浓厚氛围。
市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理学部教授 李静(左二)
用好“两区”政策红利加快推进“两区”建设
北京“两区”之一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从2015年开始升级建设。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的批复》中指出:开展政策联动创新。在自由贸易区施行的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政策,凡符合北京发展定位的,北京市均可按程序报批后在进一步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工作中进行试点。支持北京市复制推广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熟试点经验。
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对于北京高质量发展将会起到怎样作用?1月25日,李静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目前具有全国唯一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以行业范围为界,从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园区、制度体系、要素供给等四个维度提出开放创新举措。开展首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中央赋予北京的光荣改革任务,也是首都经济转型的一次重大机遇。
示范区未来将会有怎样的提升空间?李静代表从5个方面提出建议:聚焦重点领域,构建服务业扩大开放格局;建立重点企业库,动态检验试点实施效果;按照“政策上优惠、管理上优待”的原则,先期进行服务和监管创新,尽快取得实质效果;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北京市国际化和高端人才聚集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服务业促进体系;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机遇,推进京津冀协同引资,打造区域招商引资平台等。
北京“两区”建设的另一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划定为119.68平方公里,涵盖科技创新片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高端产业片区三个片区。李静代表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北京自贸区的批复以及各项政策支持,势必会推动北京向更高水平发展。
李静代表建议,要用好“两区”政策红利,同时要推进“两区”建设法治化进程;立足北京区位优势,对标国际资源,自贸区的服务范围不仅仅是119.68平方公里,更要看全国,看世界,通过分析北京在全球分工中的优势和位置,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方向。同时,权衡与其他已有自贸区、自贸港、自贸园的关系,参考其发展经验和方向,力争达到国际其他自贸区的发展高度。
李静代表还建议,北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着力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展高水平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构建全面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好地发挥自贸区优势。
积极推进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自200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以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和增速保持全国领先,有力助推了北京市经济转型升级。
2020年4月发布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奋力开创首都文化建设新局面。
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如何更好地推进?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静,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走访,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李静代表认为,与其他省市相比,北京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数量比重、收入规模、资产规模这三个指标上,仍有待提高。着眼于引领区的战略定位,李静代表提出,文化经济政策的健全和完善要以高质量为导向,从提供优惠为主转向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保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保持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相对合理,同时还要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针对目前北京文化产业在单位价值产出能力、产品市场适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李静代表建议,文化经济政策要鼓励目标多元化,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紧密融合,以顺应产业融合趋势。李静代表提出,尤其要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指导文化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文化企业获得的软件著作权数量、专利数量等,都是衡量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文化经济政策的覆盖范围上,李静代表建议,政府不仅要给予国有文化企业、大型文化企业以政策支持,还要将政策瞄准民营文化企业和中小型文化企业,鼓励他们提供内容更为多元、数量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市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崔铁宁
建议设置投放点收集点暂存点 有效回收再生资源
如何更好地回收与利用再生资源,怎样才能提升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力,让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去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8个月来,这个一头连着文明、一头牵动民生的大问题始终牵系着市政协委员的心,他们走访调研,建言献策:设置再生资源投放点、收集点、暂存点,让建筑垃圾、大件垃圾中的再生资源能收得上来、运得出去……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垃圾分类再次成了委员们聚焦的话题。
在西城区赵登禹路西侧,一个很不起眼的老旧小区——大乘巷社区里,400余户居民已经坚持垃圾分类20多年。“每隔几米远就有成组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桶,可回收物具体分类也很细。更难得的是,在这里,垃圾分类已经融进很多居民的血液里,真的成为了一种自觉行动,甚至有的居民已经搬走了,还每天专门坐车回来当志愿者,坚持桶前值守。”市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崔铁宁还记得,第一次到这里调研时,此情此景让她印象极深。
崔铁宁告诉记者,她在学校做了几个与垃圾分类回收相关的科研项目,平时经常带着学生前往政府部门、居民小区调研,开展问卷调查。“像大乘巷这样,居民中有人担当志愿者的角色,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氛围,更有利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和开展。”崔铁宁说,为此,她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建议,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因地制宜营造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享氛围,助推居民从“被动分类”逐渐过渡到“主动分类”。创新宣传模式、加强宣教沟通,建立广泛的群众信任,开展共识建设和多元参与网络体系建设,并根据受众群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