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加速低碳转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及落实《巴黎协定》目标、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意义重大而深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目标的提出强力助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的历史潮流,但对于中国来说,面临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艰巨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那么,中国碳中和之路应该怎么走?1月9日,在经济日报社举办的“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碳中和这道关我们一定要过。
世界发展格局的中国定位与挑战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展趋于饱和;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级或中后期阶段,对于碳排放空间需求巨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已经迈入工业化后期乃至于后工业化阶段,但60%的城市化率意味着尚有6.5亿农村居民仍然处于较低发展水平。中国提振雄心,对发达国家是一个倒逼,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示范。
发达国家已达峰但减排进程缓慢
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早已达峰,一些早期工业化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甚至以前就已经进入下降通道,但下降速度慢、幅度小。发达国家的排放轨迹表明,在达峰后存在一个高位平台期,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碳达峰,可能不是单一峰,而是多峰,但我们要尽量缩短高位平台期,加速去碳进程。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达峰后有较长高位平台期且减缓困难,碳排放清零和碳中和绝非易事。
碳中和是人类共同利益和责任
全球变暖趋势持续,地表温度持续上升,气候变化影响日渐深重,这不仅造成社会经济损失,还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与发展。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碳中和是人类的共同利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积极兑现碳中和承诺,坚持绿色发展,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彰显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担当。
合理选择中国净零碳的路径
实现碳中和没有捷径可走,一是要从根本上减碳去碳,调整能源结构,谨防误导误区。二是需着眼于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清零化石能源,发展多赢繁荣与自给自足并举的零碳经济,发展零碳产业,生产零碳产品和零碳消费品,形成资源组合、区域协同、能源互补、空间均衡的格局。三是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速提升零碳能源占比。四是提高减碳零碳行为社会参与度,形成低碳绿色发展社会共识。五是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改变企业与消费者对高碳能源、产业、产品的认知,推广电动汽车、风电、太阳能等较为成熟的低碳技术,加快生产结构与生活方式调整。
潘家华,男,1957年生,湖北枝江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和国家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增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20年9月,全职受聘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潘家华先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能源与气候政策、生态文明范式新经济学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专项、国家973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家部委、地方省市委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0余项,独立撰写学术专著8部(英文2部)、合著(第一作者)28部(英文6部)、主编学术专著30余部,在《科学》《自然》《牛津经济政策评论》等国际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第九届中华宝钢环境奖。2007年作为IPCC评估报告撰写团队主笔之一分享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2010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潘家华先生讲解 “关于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思考”。现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3、第4、第5、第6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英文期刊《中国城市与环境研究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 Environmental Studies)》主编。
任北工大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期间,潘家华教授活跃于学术前沿,参与学术交流,贡献学术智慧,服务社会发展。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参与《减缓》卷报告的撰写(2020年12月完成第二段,2021年提交联合国评审通过并出版);2020年10月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任命的15位杰出科学家中唯一中国专家,受邀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独立专家组成员,起草第二份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GSDR2023,该报告评估周期为4年,2023年提交出版);作为全球适应委员会顾问,参与《适应现状与趋势》报告的讨论和审议;2020年11月撰文《建设美丽城市要突出碳中和取向》,12月发表文章《人类可持续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年第12期)、《压缩碳排放峰值 加速迈向净零碳》(《环境经济研究》2020年第4期),创新设计了我国城市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碳中和开展学术探讨。
2020年12月3日,参加中德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二轨”对话,就“绿色复苏:中国和德国的经验、做法、合作前景和对全球的贡献”主题开展交流;2020年12月17日,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甲烷论坛-废弃物甲烷管控研讨会,作题为《碳中和:我们可以走多远》的主旨发言;2020年12月18日,参加“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0年会”,受邀主持论坛圆桌会议;2020年12月21日,参加UNDP《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会,作为应邀嘉宾作主旨发言;2021年1月9日,参加“2021中国经济趋势年会”并作主旨演讲;2021年1月19日,参加大西洋理事会全球能源论坛,与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美国前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等就“中国碳中和目标-全球和区域的影响”主题开展交流。
潘家华教授团队成员承担的联合国环境署(UNEP)项目《应对中国巴黎协定气候目标和空气质量管控目标的综合评估——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支持性研究》,为中国实现“碳中和”提供了学术支撑。
编辑:刘潇
审核: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