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要闻

/ HEADLINES

北工大参与主办“中国式社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暨《陆学艺全集》发布仪式

来源:文法学部 时间:2023-05-18

5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式社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暨《陆学艺全集》发布仪式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原秘书长张从明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式后,李培林和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北工大文法学部主任唐军、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陆雷共同发布《陆学艺全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景天魁、张晓山、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陈光金分别作主题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学界学者、党政部门领导以及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研讨会。会议下设5个平行论坛,北工大文法学部作为会议主办单位之一,发起并主办“新时代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论坛。

“新时代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论坛由唐军教授主持。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共10名专家作学术报告。论坛上半场,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以《我国乡村振兴的两大宏观议题》为题,探讨了乡村振兴中的城乡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将主要资源放到乡村社会振兴尤其是高质量的教育、健康服务和社会工作方面的建议。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教授以《村庄公共品的内生供给与外生供给》为题,探讨了国家资源下乡背景下村庄公共品“长循环”外生供给的局限,提出优化村庄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以《农业变革与乡村振兴》为题,探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为应该跳出“三农”看“三农”,打破城与乡的地理分隔,基于产业关系、阶层关系进行整体统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院长赵晓峰教授以《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的几个关键概念》为题,从历史和学理的角度详细解读了“人民”“社会”“治理”“国家”四个概念,认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建构人民与国家合理、良好的关系。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副主任陈锋教授以《迈向人民主体性的三治融合式治理》为题,以北京市平谷区接诉即办中的“下交群评”工作为案例,探讨了其回归群众路线和构建新时代“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实践模式,认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从被动的诉求驱动迈向人民主体性的治理。

论坛下半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宋贵伦教授以《全面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为题,提出应该高起点研究和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从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社会关系体系、社会环境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社会运行体系6个方面探索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陈树强教授以《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实践取向》为题,提出以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主导社会工作的政策实践取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执行院长赵一红教授以《从中国式现代化看中国社会福利现代化》为题,从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出发探讨了社会福利现代化的逻辑、构成和实现路径,认为中国社会福利现代化要遵从福利平等原则和社会福利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戴建中研究员以《社会建设内容的演变》为题,论述了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内容的演变,反思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社会建设进程中应当发挥的作用,认为社会建设研究和社会结构研究应综合考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思斌教授以《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思考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题展开讨论,认为农村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是互相支撑的两个方面,提出通过发展包容性经济、做好三次分配、发展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服务、增强村庄的公共性和集体性、加强乡村社会基础建设等方式对乡村进行发展型治理。

在本次研讨会的其他平行论坛上,参会学者还围绕“新时代社会结构与变迁”“新时代‘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陆学艺学术人生”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编辑:刘潇、曹雨   审核:张海涛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