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要闻

/ HEADLINES

第五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在北工大举办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3-09-19

9月18日晚,第五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Global Grand Challenges Summit,简称GGCS)在北京工业大学奥林匹克体育馆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共同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历时三天。作为顶级学术交流的平台,该论坛是全球科技合作交流的典范,是大国之间科技合作的“桥梁”。

本届论坛以“工程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设置“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工程方法”“碳中和的工程方案”“数字经济的工程解决方案”三个议题。期间,中、美、英三国300余位工程科技界院士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首,针对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重大挑战,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探讨以工程科技应对全球重大挑战的热点问题、前沿理论和跨学科解决方案。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王辰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教授在致辞中代表中国工程院对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在现场和线上出席论坛的中、美、英三国工程院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问候。他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工程科技界责无旁贷,相信通过本届论坛,工程科技界能够针对绿色低碳转型的困难、数字鸿沟扩大等问题贡献智慧,探索有效的工程科技解决方案,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携手探索破解难题之道。他表示,中国工程院愿与美国国家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及全球工程科技界学者密切合作、和衷共济,基于科技力量,推进全球良性发展、持续繁荣,共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约翰·安德森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是十年努力的高光时刻,旨在加强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可持续和公平的方式解决影响人类的全球性问题。当前,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各国工程师应积极行动起来,直面改变、推动改变、坚决改变,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上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创造力、创新力、合作力综合运用于工程教育、工程实践,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有韧性的未来。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吉姆·麦克唐纳德爵士在致辞中表示,与十年前举办首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相比,世界已大不相同,工程师和工程学在建设更美好的世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国家工程院,我们有能力确保技术以最佳的方式进行开发、落地应用、造福社会,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携手合作,这也是过去十年论坛的意义所在,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听取众多杰出工程师的发言,由衷希望三国工程院的合作能够继续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教授作题为《计算驱动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特邀报告,介绍了从上世纪50年代起,大量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一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资源消耗,带来更多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如何减少碳排放,进而实现碳中和?”针对这一问题,他认为,需要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优化资源使用,以计算机驱动的创新重塑21世纪的城市。

开幕式后,论坛进入第一个议题“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工程方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主持。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惠普高级研究员与首席工程师钱德拉坎特·佩特尔作题为《基于基本要素的可持续性供需整体框架》的主旨报告,从建设可持续的网络物理基础设施面临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挑战、应对重大挑战时统筹兼顾当前趋势的重要性和可运用方案、实现可持续城市需要的框架、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四个方面介绍了建设可持续的网络物理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欧进萍教授作题为《城市巨灾韧性与智能防灾减灾》的主旨报告,他表示,在巨大灾害的作用下,以及复杂工程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耦合下,为科学评价城市的抗灾能力,城市韧性的概念逐渐被工程科技界提出并认可。通过提升城市韧性,可以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减少受灾损失,并且通过资源的整合和新技术的利用,可以快速修复城市运行系统,进而达到城市智能防灾减灾的目标。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吉姆·霍尔教授作题为《全球基础设施体系之韧性》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其科研团队借助各种公开信息对全球气候进行空间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脆弱区域,进而推动科学规划和全球协作,最终提高全球基础设施体系韧性的相关研究,以严密的逻辑回答了“如何使用大规模的全球分析来应对全球风险”重要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杜修力教授作题为《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面临的新挑战》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已进入维修阶段的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和抗灾能力,以及我国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应对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过程中各种挑战的有力作为。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安妮·凯瑞米德基安教授作题为《可持续、智能和韧性基础设施》的主旨报告,通过介绍阿尔及利亚洪灾、日本神户大地震、秘鲁利马地震等灾后重建和医疗救助的生动案例,强调了整合智能抗灾要素的重要作用,详细说明了实现可持续的智能和韧性基础设施发展的渠道和方法。

标赫公司董事、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山姆·尤丹作题为《巴特西电站—改造标志性建筑,催化城市再发展》的主旨报告,通过展示巴特西电站改造项目的推进过程,详细介绍了巴特西电站悠久的历史、改造前的状况、改造方案的制定思路以及改造后的成效。他表示,该项目已于2022年10月首次向公众开放,对伦敦城市更新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专题讨论环节,以上六位带来主旨报告的中外院士专家及作为中国青年学者代表的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郭猛教授与线上线下的与会者积极互动,围绕本届论坛的第一议题“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工程方法”共商共议、各抒己见、积极分享,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见解,为本届论坛的第一天的交流研讨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9月19日、20日晚,中外院士专家将围绕“碳中和的工程方案”和“数字经济的工程解决方案”议题继续展开交流研讨。

全球重大挑战论坛是中、美、英三国工程院的重要多边交流机制,由三院轮流在本国举办。自2013年设立以来,论坛始终秉持其设立的宗旨和使命,致力于加强三国及全球在工程科技方面的合作,致力于推动通过工程科技寻求应对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科技人才。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三国工程科技界搭建了沟通交流和深化友谊的桥梁,也为推动全球工程科技界不断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提供了重要助力。

文字:刘潇、曹雨   摄影:刘晓迟、廖宗霖、学生记者团      编辑:刘潇、曹雨   审核:余乙兵、张海涛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