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爱建交45周年,由北京工业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爱联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大会于12月10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开幕。本次大会旨在搭建“可持续发展”主题国际合作平台,聚焦全球气候变化,共同探讨通过教育、科技创新、政府政策、气候行动、碳减排等方式打造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加强中爱两国在教育、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合作,为可持续发展贡献高校力量。来自政府部门、中外高校、教育与新闻媒体单位的300余位嘉宾参加了大会开幕式,并将深度参与未来两天的论坛交流、小组研讨和产学研合作等环节。
爱尔兰驻华大使尼古拉斯·欧博仁,北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徐建姝,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校长欧拉·菲力,副校长塔茨曼·克罗,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何明,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其针,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开幕式。
何明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北京工业大学和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目前,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已发展成为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典范和中爱友好往来的“金名片”。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两校聚焦“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主题,共建国际间教育科技人才合作新范式,可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重大挑战提供有益实践。北工大将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之所需”、面向“世界一流”,保持中爱教育交流合作良好势头,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和合作领域,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活力。
尼古拉斯·欧博仁在致辞中表示,教育合作是中爱双边关系特别是民间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是中爱高校合办的第一所和最大的学院,真诚感谢学院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奉献。大会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机遇与挑战的圆桌会议是对第二届中爱中外合作办学联盟(中方高校)大会的有益延续。爱尔兰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以及应对挑战的责任,正在按计划实现设定目标。希望看到两国共同努力实现2030年目标,助力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徐建姝表示,今年是中爱建交45周年,也是北京市与都柏林市结为友好城市的第13年,双方在教育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已经成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今天的大会正是两国高校积极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具体实践。希望今后双方继续深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合作力度,打造新亮点,取得新突破,推动双方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欧拉·菲力表示,都柏林大学和北工大合作历史悠久,共同创办的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见证了中爱两国在教育合作领域的不断发展。目前,两国合作教育规模已达数万人,反映了双方的合作成果,实现了双方的共同目标。都柏林大学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深刻认识大学所承担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助力可持续发展,将和北工大一道,携手全球领先的研究机构,共同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陈其针表示,中爱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科技合作是其中重要一环。尤其近年来,双方在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合作紧密、成果丰硕。作为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专业机构,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愿同中方有关单位一道,与爱方在战略政策对接、项目合作、研讨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相信通过此次大会的深入交流与探讨,双方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合作方向,共同推动中爱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大会报告环节由塔茨曼·克罗主持。赵沁平以“创新虚拟现实 支撑智慧教育”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表示,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教育变革与发展。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进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同时,基于数字孪生的工程教学、虚实共生课堂、认知与心理测评等教育新需求也对虚拟现实技术提出新目标,带来新动力。虚拟现实技术必须进一步创新发展。
欧拉·菲力作“高等教育中的技术与可持续性”主旨报告。她从改变学习逻辑和方式、推动研究创新、拥抱影响力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都柏林大学的教育理念。她表示,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致力于应用和推广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依赖于良好的高等教育、强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杰出的创新精神。都柏林大学通过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鼓励科研志向、建设实体和数字化校园、整合各校区资源、扎根本土面向全球、改善学生体验等方式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
聂祚仁作“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教育、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实践”主旨报告。他表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工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大学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课堂、构建和完善绿色低碳学科专业体系,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教育。在科研创新方面,坚持多点推进,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新工科人才培育思路,聚焦“双碳”目标、推进“双化”协同,设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自主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张希良从“中国低碳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中国碳市场建设的实践和未来发展方向”“中爱高校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合作”三个部分作“碳中和与全国碳市场建设”主旨报告。首先,他从中国碳中和目标出发,介绍了中国低碳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包括需要重点发展的低碳、零碳技术以及投资规模;其次,他从中国碳中和政策体系构建出发,重点介绍了强制碳市场、自愿碳市场和国际碳市场三个方面;最后,他对中爱高校的交流合作领域提出建议、对双方合作前景进行展望,希望通过中爱双方努力,共同为应对全球重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设4个分论坛和2个圆桌会议,共27场学术报告,内容涵盖低碳行动、环境保护、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爱国际科研合作政策和机遇、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和挑战等主题。各领域中外专家将纷纷阐述学术观点,深入交流思想,分享学术成果。
本次大会是爱尔兰驻华大使尼古拉斯·欧博仁和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校长欧拉·菲力首次到访北工大。大会的成功召开,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合作。大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助力两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共同培养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等全球性挑战的创新型拔尖人才,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及其相关学科的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目前,双方联合办学成果——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经过12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标杆。2024年,学院荣获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优秀案例TOP20,其高水平办学成果充分体现了中爱中外合作办学快速稳步发展的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