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要闻

/ HEADLINES

【奋进双一流】北工大以唯一完成单位再登《Nature》子刊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5-01-16

1月10日,国际高水平期刊《Nature Water》刊发了北京工业大学彭永臻院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Floc management enablesintegrated anammox and enhanced biologicalphosphorus removalforsustainable ultraefficient nutrient removal》,标志着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城市污水可持续处理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北京工业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但琼鹏为唯一第一作者,彭永臻院士为唯一通讯作者。

《Nature Water》是《Nature》系列期刊中专注于水科学的国际高水平期刊,侧重于发表高水平的基础研究论文,年发文量在100篇以下,全面涵盖了水质、水处理技术、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学等,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引领着全球水科学研究的方向。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高效的营养物去除对于废水回收和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存在能耗密集、操作复杂和产生大量剩余污泥的难题,彭永臻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絮体管理策略,成功构建了一个既能满足厌氧氨氧化(anammox)高效脱氮又能实现可持续强化生物除磷(EBPR)的单级混合系统。通过结合生物膜和絮体的优势,巧妙地解决了厌氧氨氧化与强化生物除磷在生态位和污泥龄方面的冲突,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7+1.3%和97.4±0.7%,生物膜中厌氧氨氧化菌丰度高达12.5%。这项研究不仅突破了厌氧氨氧化与强化生物除磷耦合的难题,更为全球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全球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彭永臻院士团队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已应用于国内20余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在北京、广东、海南以及贵州等地运行9座中试平台(50-100m3/d),开展城镇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关键技术的生产性试验研究。新技术“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低碳脱氨关键技术与过程控制”获评中国科协2022年度“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绿色低碳领域榜单,成为该年度该领域25个上榜项目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污水短程反硝化耦合部分厌氧氨氧化深度脱氮技术”入选2023年度科技部“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水污染控制领域共18项。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北京市教委项目的资助,以及污水生物处理与过程控制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支持。

第一作者 但琼鹏

北京工业大学2021级博士生,师从彭永臻院士,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唯一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7篇,包括《Nature Water》《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以学生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博士研究生创新奖学金(A级)等奖励。

通讯作者 彭永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环境工程和污水处理专家、工学博士、教授、“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人民教师”等称号,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