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全国交叉科学讨论会”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北京交叉科学学会2025年理事会监事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交叉科学学会理事长周济,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何明,西安航空学院党委书记祁玉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北京交叉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静主持。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指导,北京交叉科学学会主办,北京交叉科学学会、北京灵境智慧公益基金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交叉科学学会遥感交叉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社会团体等单位参与协办和学术支持。研讨会以“交叉科学四十载,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回顾交叉科学40年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方向,聚焦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交叉科学在我国蓬勃发展。

周济表示,当前,交叉科学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将在未来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北京交叉科学学会在学术问题上兼容并包,将继续充分发挥多学科、跨学科优势,突破单一学科发展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何明表示,近年来,北工大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建立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前瞻布局交叉学科博士、硕士点,谋划建设以新兴交叉学科为支撑的创新高地,构建多元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北京市实施方案,紧抓新校区建设关键机遇,提质增效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支持学会工作,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祁玉龙表示,面对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是聚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持续思考、不断探索的重大命题。交叉科学的创新发展将对推进国家核心技术攻坚发挥关键性支撑作用。

开幕式上,北京交叉科学学会正式聘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何明、西安航空学院党委书记祁玉龙担任学会战略顾问,周济院士为战略顾问颁发聘书。

大会主旨报告由周济主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原国家科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科技日报社原社长、北京交叉科学学会战略顾问张景安作题为“交叉科学是发展的大趋势”的主旨报告。他强调,要开阔全球视野、整合全球资源、运用全球思维,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让各学科人才在思想的碰撞中实现集成创新与协同创新。
大会邀请报告由北京交叉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北方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原中国钢研集团正高级工程师方玉诚主持。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胡志远作题为“医工交叉:人工智能构建百岁健康服务新体系”的报告。北京市发改委产业发展处处长李彬作题为“交叉科学与产业政策”的报告。温州市钱学森学校校长彭来桂作题为“破界・融合・致远:温州市钱学森学校的交叉科学教育探索”的报告。

为厚植家国情怀,涵养科学家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广大青少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研讨会举行了“追光——弘扬科学家精神 争做时代追梦人”活动启动仪式。
大会交流发言由北京交叉科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李炳照主持。与会专家学者从交叉科学的发展及现状、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第三届北京交叉科学大会筹备工作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
大会期间还召开了北京交叉科学学会2025年理事会、监事会。

作为国内首批交叉科学领域学术性社会团体之一,北京交叉科学学会率先在高校、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为跨领域科技人才打造学术发展共同体。面向未来,各领域专家学者、产业领军人物将继续凝心聚力、并肩奋进,秉承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不断开创交叉科学领域的新局面,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编辑:刘潇
审核:钟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