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应邀来到北京工业大学日新大讲堂,为学校师生作题为“期刊编辑视角下的学术论文写作”的学术讲座。本期日新大讲堂由党委宣传部、科学技术发展院、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校党委副书记李四平,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幸菡,科学技术发展院、学报编辑部、文法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工作负责人以及14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期大讲堂。

讲座中,刘曙光主编围绕如何提高学术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主题,从“学术论文的选题过程”“选择合适的期刊”“合理的文章结构和关键部分”“投稿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分享了自己作为资深编辑和专家学者的择稿要求和投稿心得。他强调,搞研究、写论文,不仅是为了评职称、求晋升,而是为了造福人类,只有抱定这个宗旨,写出的论文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不做主流、难成一流,在选择学术论文的主题时,要注意契合社会需求和时政热点。撰写论文时,要注重把控节奏,做到慢构思,将文章通篇布局在脑海中勾勒清楚再下笔,写论文时要快写作,一气呵成,最后要慢修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投稿时,要做到知己知彼,注意研究目标刊物的规范要求和择稿取向,同时要与学术期刊编辑建构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听取编辑的意见建议,在良好的交流沟通中不断打磨精品论文。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生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委宣传部牵头打造“北京工业大学日新大讲堂”品牌。该讲堂旨在契合广大师生关注热点和切实需求,举办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广大师生受业解惑、启迪智慧、滋养心灵。
刘曙光,编审,现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市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2014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著有《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等专著,在《文史哲》《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北京大学学报》《学术界》《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摄影:李昊华
编辑:刘潇
审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