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提前谋划、迅速部署,聚焦聚力,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制度化、清单化、多样化、特色化,重点推进了“先锋堡垒,我和我们——行走中的党课|我为群众办实事”“永远跟党走——我先行|我在做|我在讲”等系列工作品牌建设,取得了“北京工业大学突出贡献党员团队——教师理论宣讲团”“北京工业大学基层党建创优示范项目,党建引领‘小微提升’项目首批精品项目”等成果,做到了党史学习教育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高成果收效。
以“十个百”作为工作抓手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积极落实“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持首善标准,加强顶层设计,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院党建、党校工作统筹推进,面向全学院党员提出“十个百”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内容,着眼于3个层次,提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10个抓手。首先,覆盖百分百党员提出3项要求:学习一本党史书和交一份学习心得;参加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集体宣讲培训;参加一次相关理论政策的集中学习研讨。其次,覆盖百分百学院基层党组织提出5项要求:组织一次专题党课活动;进行一次红色活动教育实践;发起一次“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发布一组系列推送;举办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最后,学院所属两个理论研究中心的工作覆盖百分百课程群和科研团队建设: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建设基金;组织开展对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研究诠释。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全体思政课专职教师、教职工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参加了市委教工委组织的“名师大家讲党史”“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等系列网络公开课程的学习培训,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教育载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主题,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协商建国、治国理政、脱贫攻坚、大国外交、生态文明、妇女解放等多个角度,打造系列专题党课,总结百年党史经验,传承红色精神谱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录制“讲红色京华故事,忆百年辉煌党史”系列微课,围绕“北京在建党中的地位与作用”主题,结合北京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大家重温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建设发展的历史故事。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组织思政课教师围绕“北京在建党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一主题,结合北京红色文化资源,如:北大红楼、亢慕义斋、长辛店工人纪念馆、李大钊故居、陶然亭公园等地,打造系列专题微党课,讲述北京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孕育地的党史人物故事及精神风范。通过组织党员同志到红色教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安排现场教学,打造“行走中的党课”品牌,用好红色教育主阵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积极组织师生共同学习市委教工委牵头组织的“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以及各类活动,征集师生学习心得,进行每月一期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推送,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在校园内网及时进行宣传,发布 “先锋堡垒,我和我们” 系列推送近20期,包括“我为群众 办实事”4期,“行走中的党课”3期。
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讴歌党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精心组织策划,打造主题文化墙,以中共党史重大事件为主线,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成果,传颂党的光辉历程,以崇敬之情回首来时之路,以信仰之光激发奋进之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把文化墙作为宣传高地,积极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党性修养,在潜移默化中筑牢信仰根基。
7月17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暨百年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研究”学术研讨会通过现场会议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获得全国兄弟马院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进一步聚焦研究方向,组织学院教师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的研究,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教师科研团队成果《高校党组织服务首都治理基层研究报告》荣获北京市党建研究会三等奖;2021年上半年,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1项;另有2项重点项目团队完成开题论证,开始进行项目研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团队投稿“三报一刊”,当前已有3篇文章投稿待回复,8篇文章按照计划在撰写推进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研究资助,2021年上半年,共资助学院思政教师出版3本著作。其中,丁云老师参编中共中央香山革命历史丛书,主持并以第一作者撰写《协商建国》一书,2021年1月在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中被评为精品教材。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李书楼表示,学院党委立足学院实际推出了党史学习教育“十个百”全覆盖,这为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个百”的提出,让党史学习教育实现了“学思践悟”与“知行合一”的统一。特别是以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的“行走中的党课”的推出,使党史学习教育在形式上不在拘泥于传统的“集中研讨”,而是实现了“学”与“讲”的有机融合,在内容上不再局限于党史学习的通识读本,而是实现了“红色资源”与“党史史料”的有机融合。
以“宣讲团”构建精神高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把组织师生宣讲团进入基层单位宣讲作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理论到实践二次飞跃的有效载体,作为激发全院党员学习动力和潜能的重要形式,作为改进学院师生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作为服务群众、深化对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精神解读诠释、构建“精神高地的具体举措,不断进行积极探索。
校外宣讲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结合师生党员对党史知识结构熟悉的优势,积极推荐与组织党史宣讲团成员面向校内外进行党史宣讲。马克思主义学院4位教师被聘为朝阳区党史学习教育区委宣讲团成员。宣讲团成员积极赴朝阳区各部门开展宣讲,与党员干部互动交流,答疑解惑,覆盖层面包含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党支部、外交部各部门工会干部、朝阳区民政局、纪检委、市直机关、常营街道和海淀区清河街道等多个基层单位,受众万余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宣讲团的建设,达到了让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目的,帮助青年学生在宣讲中学习,在学习中宣讲。
马克思主义学院阚和庆老师表示,宣讲者自己要真信,有真情怀,才能打动人。党的一百年历史是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历史成功,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在世界政党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如果对这一点有所怀疑,认识不清楚、不深刻,就不可能对党产生信任和真情,其言语就是苍白虚浮的,缺少情感的力量,就不可能讲出党的思想魅力、精神魅力,且让人产生假大空的嫌疑。学习党史主要是学习党的经验方法。党史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学习党史要把握重点,要精,要管用的,要注重联系个人实际、社会实际。在宣讲党史过程中尤其注重分析和宣传党的经验方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首要的前提就是它具有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些思想方法具有普适性的实践价值,学习党史就要挖掘这些价值,学以致用。在宣讲党史过程中,注重将党的思想方法与听众的生活和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感受党的理论和方法的魅力,使听众感到学习党史不是单纯的任务,不是空洞的宣传,而是实实在在对自己有益的一项活动,从而唤起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宣讲团成员于洁表示,能够参加研究生宣讲团,以青春之声传递奋进力量,感到无比的荣幸。宣讲的过程也是党史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其中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