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北京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许星来校调研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基地,围绕研究基地推动高质量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成果产出及自身发展建设进行调研。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理论研究部主任赵晓伟,副主任马丹,干部贾丹;校党委副书记、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张辉,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钟嶷盛,研究基地特聘专家、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黄百炼,科学技术发展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

许星介绍了调研的背景和主要目的,并结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目标定位,对研究基地按照首善标准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开展与其他研究基地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应用等内容进行工作指导,提出工作要求。
张辉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基地近年来在理论宣传阐释、“大思政课”建设、社会媒体宣传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并表示,将充分利用校内优势资源,以“三馆”矩阵为抓手,建好“大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统筹校内研究力量和校外专家资源,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态文明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等研究方向开展有组织科研,争取取得新的成绩。
黄百炼围绕“三报一刊”的文章风格特点与发表规律,分享了撰写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文章的技巧方法,提出要聚焦前沿问题、基础性理论问题、学科主要概念,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行体系化、学理化解读。
会上,党委宣传部介绍了在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阶段性成效;科学技术发展院汇报了研究基地在项目申报、管理、成果认定与考核方面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交流互动环节,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工作人员分别围绕文章选题的理论敏感性、研究基地资助经费的高效使用、日常工作联络等方面给予指导;学校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风帆教授、刘锋副教授分别围绕“思政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主阵地与科研新征程两方面高效融合”“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文章选题、撰写和发表”提出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