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

/ BJUT IN MEDIA

北京工业大学靠人才跃上新台阶

来源: 时间:2004-07-08

北京工业大学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引进和大力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改革和创新科研和人才培养机制,有力地促进了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势重点学科建设,推动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针对学校教师队伍中在学术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不多、45岁至55岁的教师大都只从事本科教学、专职科研人员过少的现状,1996年以来,北工大在基础条件薄弱、科研历史短暂、科研编制不足以及科技创新体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的情况下,坚持开放性地建设师资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水平教师,先后引进院士和双聘院士16人,引进学科带头人40人以及学术骨干300多人。通过引进这批学术造诣深厚、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并能从事科研队伍管理的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带动学校进行学科结构调整和教育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体系,使学科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

199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左铁镛教授出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后,充分发挥他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加大改革的力度,组织学科梯队,先后建立了材料学重点学科、教育部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投入“211工程”经费2000万元,聘请中科院院士曾毅来学校工作,组建了北工大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曾院士到校后很快该领域确定了病毒学、抗艾滋病中草药及生物医学工程3个学科研究方向,创建了北京高校中惟一的P3实验室,使该校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抗癌药、抗艾滋病药的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通过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九五”期间该校重点建设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优势学科,凝练了一批特色学科。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新技术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11个。1998年开始,先后组建了学院16个。全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5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1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项目博士后培养学科4个,博士授权的学科层次与数量居全国地方高校之首。

有力推动创新团队建设

  大力推动创新型师资团队建设,是北工大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在学科调整时期较早合并组建的新兴学科,学院规模、师资队伍和在校学生人数都居学校其他学院之首。但是由于缺乏领军人才,科研力量分散,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左铁镛校长多次亲邀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原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所所长的李京文先生来学校工作。在李院士的指导下,通过学科调整,经管学院确定了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支撑,以经济评价与管理咨询为特色,突出数字化和计量化的办学方针和科研宗旨,成立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吸引了3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其中留学归国人员87人)来此工作,组建起一支基础宽厚、具有创新能力、朝气蓬勃、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团队,经管学院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该校聘请中科院周锡元院士作为抗震及防护学科带头人。周院士来校后,确定以城市与工程抗震减灾与结构减震控制、结构可靠性分析、诊治与维修加固及大跨度空间结构理论及设计技术为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还将国际学术研讨会引入工大,带领中青年骨干积极参与奥运会基础建设项目,为首都立交桥、体育场馆和CBD重要建筑提供抗震减灾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在2002年建成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实验室,目前已建成一支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较高威望和学术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年龄和梯队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造诣较高的创新型团队。

在积极引进和充分发挥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的作用的带动下,目前全校已基本建成拥有专任教师1200人的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0人,硕士学位的教师480人,有突出贡献专家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4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9人,入选国家和北京市人才工程的53人。全校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学科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增强了为北京市服务的能力和实力,校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2002年1.7亿元,2003年达到2.2亿元。

该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和层次发生显著变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以上,科技能力大为增强,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冶理方面的重大课题,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