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对我们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实现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课题。今后五年,北京要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着眼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创新平台筑巢引凤、揭榜挂帅先行先试、赋权改革大胆探索,广大科技工作者各展其能、各尽其才,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从这里孕育成长、孵化收效,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进程中书写出新的时代答卷。
北工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走进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教授(左二)团队联合北京排水集团率先实现国内厌氧氨氧化工程领域零的突破,让污水还清,助力北京绿色转型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左一)领衔的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科研集群,成功解决深海远洋工程和运载领域的关键材料技术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修力教授(左二)长期致力于工程抗震研究及工程实践,在结构——地基——围埋土体耦合抗震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工大张跃明教授源头创新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成果在亦庄转化落地。
做科研 要心怀“国之大者”
“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作为一名资源循环专业的教师,这让我对自己未来的科研攻关方向更加明确。”材料与制造学部副教授孙博学在支部学习中和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感受,“过去五年,我们亲眼见证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出的低碳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通过多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在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下一步我们要更加努力,在新时代首都发展新征程上干出更多顶天立地的业绩。”
作为市属高校,诞生于1960年的北工大自创建之日起就肩负着为北京工业和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的光荣使命。在学校办学的各个历史时期,北工大人始终与国家和首都需求同向同行。近年来,学校培育的“城市碳中和零碳关键技术”研发方向,就是学校深刻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统筹多学科力量开辟的新领域。
2021年3月,一场围绕着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的头脑风暴在北工大逸夫图书馆报告厅持续了整整一天,这是学校举办的若干场城市碳中和科技创新主题沙龙中的一场。与以往单一学科的学术交流不同的是,来自材料与制造学部、城市建设学部、环境与生命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学部(院)的专家齐聚一堂,集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从1999年在全国高校中组建了首个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到2021年成立碳中和城市科技创新研究院,从政策研究到综合治理,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北工大正在以坚实的基础和不断的进取,成为“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的中坚力量。研发零碳新能源技术与系统,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构建工业过程中减碳与利用协同增效体系,助力工业减碳、绿色制造;构建绿色出行智慧运管服务平台,服务千万级人口低碳出行;破解电动式热泵供暖技术难题,实现城市清洁取暖;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装配式结构体系和创新低碳城市智慧运维技术体系,实现低碳智慧建造与运营;用艺术表达“双碳”科普宣传,传递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积极兑现碳中和承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我们应有所为也必将大有可为。”北工大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独立专家组成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教授说道。
“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善作善成,一直是北工大科技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聂祚仁表示,“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北京的生态文明显著提升,碳排放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一步,一定会在北工大人的接续奋进中变为现实。”
从破题突围走向战略引领 实现更多“从0到1”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要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自立走向自强,努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深刻转变。
“做科研就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从源头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没有捷径,要实现这个目标,只能自力更生。”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张跃明回忆起这些年的攻关历程不禁感慨。长期以来,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核心技术和全球近90%的市场一直被外国企业垄断,张跃明教授带领团队深耕在这一领域,终于实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终打破了外国企业长达三十年的垄断。
“从0到1”,需要更多来自基础学科的源头创新。“十三五”以来,北工大先后获得1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份量最重的就是以牵头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奖上实现了“0”的突破,标志着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现。
做基础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容得下失败,实现这一突破的学者就是在材料力学领域苦心钻研20余年的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韩晓东。他带领的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的引领下,荣获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验失败了没有关系,我们鼓励失败,但一定要在失败中找到提高成功率的路径!”韩晓东这样鼓励着自己的学生。同学们用“拼命三郎”来描述自己的导师:“早上八点准时到实验室,午夜以后回家是常态。”为了验证一个细小的实验技术是否可行,他经常会与学生讨论问题到深夜。这种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着团队的每一个人,也是北工大众多科技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学校整合校内外科研力量,主动对接国家和首都需求,有组织地引领科研团队聚焦到重点产业布局和重大需求研究方向,在校园里挂出了路演榜、需求榜,形成了“揭榜挂帅”踊跃氛围。学校连续获批“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现了市属高校牵头国家级科研平台“0”的突破。彭永臻院士团队联合北京排水集团率先实现国内厌氧氨氧化工程领域零的突破,让污水还清,助力北京绿色转型发展;由聂祚仁院士领衔的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科研集群,原创的铒复合微合金化技术,形成了我国自主产权的系列含铒铝合金工业牌号产品,成功解决深海远洋工程和运载领域的关键材料技术难题;陈树君教授团队研制变极性焊接机,解决了“天和号空间站”主体结构焊接难题;石照耀教授团队创建了小模数齿轮模具设计制造体系,攻克了小模数齿轮的精度、性能、工艺稳定性等难题,让中国制造的微小传动零件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学校科研工作者聚焦重大科技攻关,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
做真科研、真做科研 把论文写在京华大地上
扎根京华沃土,服务首都发展,是多年来北工大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中央大厅犹如凤凰展翅,超大单元、超长跨度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钢结构科技创新的最新水平。历时三年多时间,北工大科研团队通过理论、模拟、试验、监测相互印证的方法,成为印证航站楼中央大厅屋顶钢结构稳定性能和抗震性能的有力支撑。“科学研究绝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我们的研究不但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提供保证,同时也为将来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经验和科学依据。”城市建设学部刘学春教授说道。
学校持续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科技生态文化全域应用场景,深度融入“三城一区”建设。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区域大气环境数值综合优化调控平台,让首都的天更蓝;服务北京智慧城市交通,建设北京市交通大数据平台和京津冀交通能耗排放监测与动态仿真平台,让绿色出行更智慧;参与北京民生工程,指导北京市2000余村庄、100余万户家庭“煤改电”工作顺利实施,让清洁能源造福首都群众;保障北京重大工程,为北京新首钢大桥、北京—雄安高速高架桥、北京城市地铁建设、中国尊、新京张铁路隧道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大工程提供技术支撑,让每一栋建筑都稳固可靠;创新助力北京冬奥会,人工赛道制冰系统节能调控、观众区舒适热环境营造、交通运营和客流自适应服务系统、智能冰壶瞄准偏差预测及运动轨迹自动显示系统,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多项技术支撑;技术赋能共同抗疫,研发高浓度氢氧呼吸机、多型号环境物品消杀设备、3D打印智能型一体化防护面罩等高科技成果,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一项项科技成果走出校园,走进首都市民的生活。
从地处朝阳区到全面融入“三城一区”,学校面向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战略合作,先后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区域碳中和产业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院,推动重大科研项目在京落地。“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与在京单位开展横向项目合作达2000余项,在京实施科技成果转化200余项。
“学校始终坚持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创精神,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谋划和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事业改革发展,改革创新、踔厉奋进,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繁荣稳定贡献更多北工大力量。”在参加市十三次党代会时,党代会代表、校党委书记姜泽廷说道。
“小切口”带动“大改革”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2021年4月,环境与生命学部高学云教授团队“新冠肺炎治疗药物”项目顺利实现成果转化。“在学校支持下,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成果转化,这将有助于药物尽快进入临床领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更大作用。”高学云激动地说道。
长期以来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的“三不”难题,一直困扰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学校成立了成果转化工作小组,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事项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构建起“科研团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支撑保障,成为北京市首批三家“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之一。
同时,作为北京市属高校唯一一家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学校还依据赋权转化流程制定了21项配套操作规范,形成了从赋权到知识产权变更,再到成果转化的全体系工作流程,以“赋权”改革为契机扫清“死角”、剪断“细绳”,在全国率先实践“先赋权后转化”新路径,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主体的转化热情。2021年,北工大专利转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3名。
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于科研人员以“共同产权人”,是一项涉及职务科技成果产权的重大制度性改革。学校将科研人员的奖励分配比例提升到最高90%,把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落细,以赋权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成为了科技成果转化新的“动力源”。作为学校“先赋权后转化”的新型转化模式受益者,材料与制造学部王智勇教授团队的激光器项目成为北京市第一个作价入股方式进行赋权改革转化的成功案例,目前已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
“面向未来,北工大将更加精准地嵌入到首都科技创新的大格局中,明确定位、突出重点,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持续增强学校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办学治校能力,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展现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有的更大作为,以实际行动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校党委书记姜泽廷说道。
北京日报:https://bjrbdzb--bjd--com--cn--01057tkca49c1.wsipv6.com/bjrb/mobile/2022/20220708/20220708_004/content_20220708_004_1.htm#page3?digital:newspaperBjrb:AP62c73f93e4b0647f1b15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