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

/ BJUT IN MEDIA

千龙网:首都学生资助高质量启新程 构建首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 资助育人形成“北京经验”

来源:千龙网 时间:2022-1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数以百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资助政策支持下顺利入学,成长成才。

北京市对标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脱贫攻坚实施,以及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学生资助制度建设,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征程上,首都学生资助工作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彰显首善标准、具有首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助力学生幸福成长,促进教育公平。

新成效

首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成

“十三五”以来,北京市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持续完善,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学生资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涉及从学前到研究生学段资助项目近30项,资助学生年均达到170万人次,各级财政资金年均投入12亿元。

北京市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需求以及《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家庭经济困难群体资助全覆盖制度更加完善”目标,建立了“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经过多年努力,学生资助项目从少到多,资助面从窄到宽,政策体系不断健全,资助政策由2007年的10余项增长到2022年的近30项。

高等教育阶段,各项资助政策持续提标扩面。2017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由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2019年,本专科生二等国家助学金标准由每生每年2300元提高到2800元。2021年,边远山区基层就业学费资助对象扩面,由市属高校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扩大至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及外地普通高校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由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提高至16000元;设立退役士兵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退役士兵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300元。2022年,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边远山区学费资助标准由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提高至16000元。

高中教育阶段,普高“一奖三免一助”模式和中职“两奖一免一助”逐渐形成。2016年,普高国家助学金标准统一调整为每生每月200元。2018年,普高国家助学金标准增加一档每生每年3000元,惠及烈士子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因公牺牲民警子女。2019年,中职新增国家奖学金政策,每生每年6000元。

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两补”政策进一步健全。2017年,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400元提高至小学每生每年3000元、初中每生每年3600元;助学补助对象新纳入北京市山区学生。2019年,新增非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500元、初中每生每年1800元。学前教育阶段,2018年,免保教费政策调整为符合条件的幼儿全部免除。

助力脱贫攻坚贡献突出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国20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为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市从幼儿园到研究生学段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大大提高了贫困家庭学生升学信心,帮助众多家庭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有效防止他们的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

为助力脱贫攻坚,本市采用线上比对与线下摸排互为补充的工作方法,精准识别出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给予最高档次的资助。学生资助通过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升他们高质量就业创业的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切实发挥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作用。

进入新发展阶段,学生资助工作对于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及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家庭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做到兜底保障。对返贫动态监测中边缘易致贫、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家庭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对于其他不同困难程度的学生群体建立更加精准的识别和认定机制,将保障性全面资助与差异化精准资助相结合,充分满足学生多元化资助需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新经验

学生资助规范化水平大幅提高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规范建设和延伸拓展,学生资助工作内涵进一步丰富,精准资助、资助育人等方面已形成“北京经验”。

一些区、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推进工作水平提升。在推进精准资助方面,北京工业大学进行学生大数据挖掘与精准服务引领信息系统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制定5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44项三级指标的认定指标体系,划定三个等级实行“重点侧重资助”;北京建筑大学依托“智慧学工”平台,加强“智慧资助”信息化建设。在推进资助育人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实施资助育人“四项计划”;北京工商大学在河北蔚县建立“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实践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形成“翔宇+”资助育人体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展心理健康问题排查、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朝阳区着力多渠道、全媒体宣传;房山区打造“科诚”资助育人示范教育基地,构建起“解困、育人、成才”分层递进的助学解困新体系。在推进规范管理方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近三年修订和完善了20余项奖助制度;东城区制定本区各学段学生资助工作指南,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规范有序实施;海淀区卫生学校聘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专项审计。在推进理论研究方面,北京联合大学完成实践研究成果《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活动教程》。

在全市学生资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北京市荣获全国学生资助工作典型经验单位,2020年获得全国教育脱贫攻坚嘉奖,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本专科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十佳”单位,2021年全国中职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十佳”单位。

为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学生资助治理效能,本市在管理制度、资金管理、程序管理、信息管理、机构队伍管理、监督管理六个方面持续推进规范化建设,建立起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资助宣传、绩效考评、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依法履职、部门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资助、学生依法受助的健康发展格局。建立资助工作检查、绩效考核常态化“双监管”机制,学生资助规范化水平有较大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升。

2019年“春之润”北京市资助育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新发展

构建学生资助高质量新格局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贯穿于北京市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整个过程。经过多年努力,“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基本实现。展望“十四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任务,首都学生资助工作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着力健全和完善精准资助、资助宣传、资助育人、绩效考评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在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构建彰显首善标准、具有首都特色的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助力学生幸福成长,促进教育公平。

学生资助工作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北京市将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实举措推动构建学生资助新发展格局,助力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从既往历程中汲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力量,充分认识学生资助面临的新形势、新阶段,新目标、新要求,切实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宏伟蓝图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上来,锐意进取、苦干实干,构建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更多困难学子圆梦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谱写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更加绚丽的精彩华章。

千龙网:http://beijing.qianlong.com/2022/1021/7726888.shtml

文字:王茗辉         编辑:曹雨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