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

/ BJUT IN MEDIA

现代教育报:北京工业大学:落实分类发展 促进学科交叉 精准服务首都高精尖产业需求

来源:现代教育报 时间:2023-02-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为我们建设好首都特质、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了科学指引。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积极立足需求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努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和人才保障。

北工大韩晓东教授团队在“原子层次认知材料力学行为和机理”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Science》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紧抓分类发展机遇 科学谋划首都特质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布局

学校将分类发展细化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通过实施学科分层分类布局,下大力气推动不符合首都发展功能定位的学科专业转型,强化学科交叉,打造一流学科引领、高峰学科林立、基础与特色学科交叉支撑的学科雁阵;强化对科学研究方向、人才培养领域的谋划布局,充分挖掘学校与高精尖产业高度契合的多学科优势;不断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创新生态,打造首都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队伍。学校顺利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行列,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新突破。2022年,工程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十四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超“十三五”时期总和。学校本科生深造率达到52%,研本比已达1.1∶1,每年约80%的毕业生入职北京市高精尖产业。

北工大张跃明教授团队攻克RV减速器关键技术,源头创新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成果在亦庄转化落地

紧抓高质量发展主题 深入实施“双基一高”战略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高质量推动强基、固本、提档、加速。

强化顶级科学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建设。跻身世界级大科学设施建设,深度参与建设怀柔科学中心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筹建物质科学研究院,全力参与建设弯铁线站,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供支撑。筹建氢能研究院,全力参与怀柔国家实验室和苏州国家实验室建设,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制定实施学科交叉和基础学科建设行动计划,以国家和北京急需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创新导向,努力产出原创性突破性成果。学校在“原子层次认知材料力学行为和机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牵头获得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2年以北工大为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了首篇论文,连续实现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北工大在该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前沿序列。

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用超常规的手段加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三个一批”计划,在现有人才中提升一批,面向全球引进一批,靶向施策挖掘一批。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基于业绩贡献的绩效分配机制,构建多元分类评价机制,探索适合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求的预聘、长聘、专聘体系。近年来,学校自主培养院士3名,为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了工大力量。

北工大与朝阳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朝阳区“两区”建设,推动区校合作迈上新台阶

紧抓首都高精尖产业需求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紧盯“五子联动”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围绕首都高精尖产业体系和重大需求,提出了深耕朝阳、拥抱亦庄、联动通州和布局怀柔的“1+3+N”体系,凝练四个特色方向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努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以比较优势的创新成果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北工大领导班子走进怀柔科学城,深度参与建设怀柔科学中心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聚焦碳中和关键技术。组建了一支由5位院士领衔,共200余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围绕零碳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努力培养碳中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与市科委紧密合作共同编制《北京市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

聚焦城市更新。由学校战略科学家担任实验室主任,联合多家单位整合组建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聚焦智能制造和高端仪器装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产业深度融合,面向下一代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能源智能建筑、新能源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需求,突破RV减速器、硅基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卡脖子技术,为工业和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撑。

聚焦高端智库建设。依托学校未来产业研究院、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块链研究中心等平台,对首都“5+2”高精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展评估研判。发布“北工大服务北京高精尖产业的潜力成果清单”,积极推动驻区、驻园实验室全覆盖。构建“科研团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以赋权改革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实践“先赋权后转化”新路径,成功完成北京市首例以作价入股方式的赋权转化。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进入全国高校前10强,在2022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中,北工大位居全国第11位、北京第2位,“十四五”开局至今,实现4项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超千万的项目。

北工大召开科技工作大会,未来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究机构揭牌

下一步,学校将坚定不移坚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定位,以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滋养创新生态的百花齐放,加快数字化、国际化和组织化,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办学治校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走出一条扎根京华大地,具有首都特质、深度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

现代教育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rs=2925000085&ruk=4uCDodoLWRab4L5exynkAw&isBdboxFrom=1&pageType=1&urlext=%7B%22cuid%22%3A%220i2Uuluu2u_9av8eYuvL8_u5v8Yna28N0uvli_8Iv8Ka0qqSB%22%7D&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031891296476317572%22,%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编辑:曹雨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