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推动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研究发展创新?如何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推动本市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怎样加强对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持力度?2月26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举行专题研讨会,围绕本市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基础研究的功能主要是繁荣科学、引领发展、培养人才、塑造文化。”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方新表示,基础研究取得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使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认识发生深刻的变革。而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看来,北京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科技要素,但要取得引领性、原创性的创新成果,应聚焦区域发展战略重点,有序组织协调区域内战略力量,聚焦各自的重点,通过创新政策、科技金融牵引,形成系统创新能力。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是从科研走向市场的代表,在他看来,对于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需要加大力度,为科研人员提供真正长期的科研保障,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基础研究需要思考和发现,不是‘人海战术’能解决的,要有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组织,也要有长期稳定的支持。”北京工业大学近年来从服务北京角度出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该校校长聂祚仁认为,要聚焦基础研究的规律和基础研究人才的成长规律,为他们创造静下来、能干事的良好环境。
近年来,本市瞄准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尖端领域,布局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就是其中一员,成立近20年来始终聚焦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努力探索有利于产生原创基础科学发现的评价标准和机制体制建设。该所副所长邵峰期待基础科研人员能研究领域内的真问题,突破已有的认知边界,挑战“不可能”,做“很酷”“很聪明”“很美”的研究。不过,邵峰也提到,基础研究的本质是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研究有价值的真问题,这是很难的。”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研究者不能确定未来是否会成功,因此他建议,不宜依据短期成果对基础科研人员过度激励或“惩罚”。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张继红表示,接下来,北京将服务国家战略,突出北京特色,发挥北京优势,实现北京担当,把强化基础研究落实到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全过程,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北京贡献。
北京日报: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3/20230301/20230301_005/content_20230301_005_11.htm#page4?digital:newspaperBjrb:AP63fe6afae4b03a6b6edcb4f7
文字:刘苏雅
编辑: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