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以实践性为内核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为持续推动北京市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强学理支撑。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沈千帆致辞。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教师代表线上参会。

活动现场,与会专家分别围绕“以实践性为内核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作了精彩报告。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彭庆红教授聚焦思政课的“实践性”内涵和实现路径作了深刻解析;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教授围绕科学把握“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性意涵作了深入阐释;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教授围绕“以有组织的实践推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进行了详细讲解;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新刚教授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及其对思政课改革的启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研究所所长王久高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阐明了“大思政课”的实践性内涵与要求;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云教授从四个维度全面解析了“大思政课”的实践性意蕴,为精准把握“大思政课”背景下实践教学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各高校牢牢抓住实践性这一突破口,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性要素,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感、沉浸感和互动感,将思政课的道理讲准、讲透、讲深、讲活。
北京时间网站:https://item.btime.com/435pokq2gk985spijp191j2ao5c
文字:白雪微
编辑: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