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

/ BJUT IN MEDIA

中国科学报:应对“死亡谷”,高校需找到一批“能工巧匠”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23-05-22

北工大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暨校园开放日现场展示移动机器人智能感知成果。图片来源:贾天勇/中新社/视觉中国

当“校园开放日”与“科技成果促进会”相遇,会产生怎样的效应?不久前,在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校园内开展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暨校园开放日活动(以下简称科促会)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3天时间里,1712家单位走进校园、1万多人次线下参会,签署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22项、签署相关合同95项、意向合同金额超过1.2亿元……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蕴藏着很大的科技成果转化潜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相关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3554家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项数超46万项、合同总金额为1256.1亿元。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亿元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达261家。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目前高校中依然存在科技成果闲置现象。在很多高校,科技成果的高效就地转化依然是一个短板。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北工大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呢?就此,《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该校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副校长陈树君。

两个层面超乎预期

《中国科学报》:此次北工大为何会选择在校园开放日期间举办科促会呢?

陈树君:对于高校而言,校园开放日是学校展示风采、进行校内外交流的重要途径。此次北工大选择在校园开放日期间进行的科研成果转化活动有一个大背景,即在今年初的北京两会上,《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条例》被写入北京市人大2023年立法计划。这预示着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将进入立法状态。对此,我们在反思,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的头部高校,北工大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

我们发现,《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这些产业是与北工大的优势专业高度匹配的。于是,我们便策划将学校在先进材料、环境能源、城市建设、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六大领域的前沿成果,利用校园开放日的契机进行整体推介,以期实现校内外在相关产业上的深度融合。

《中国科学报》:最终科促会的结果达到了您的预期吗?

陈树君:应该说,不只达到了我的预期,几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认为最终的结果超过了预期。这包括两个层面。

首先,在本届科促会上学校开放了自身的专利蓄水池,从6000多件专利中遴选出160余件进行重点推介,吸引千余家企业单位走进校园,达成意向合同金额超亿元,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成果。

其次,通过举办科促会,我们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探索。比如以“揭榜挂帅”方式建立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对接机制。科促会期间,北京城建集团、京能集团等16家企业现场发布了技术攻关榜单,学校的15个科技团队现场揭榜,实现了供需的精准对接。再如,学校开启“先使用后付费”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规定科促会期间签订转移转化相关技术合同项目免收年内到款管理费。这些探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学校后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果转化应能带来荣誉感

《中国科学报》:在国家大力倡导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背景下,目前困扰高校相关工作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陈树君:在这方面,我们的确面临很多难题,但我觉得其中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供需”双方必须见面——很多时候,高校教师是习惯于等企业上门的。之所以如此,在于老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已经可以获得足够的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是不愿意做成果转化这种“苦差事”的。

换言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之所以内生动力不足,一个关键点在于教师并不能在其中获得足够的尊重和荣誉。当一位教授认为,成功转化一个千万元级别的成果还不如拿下一个200万元的开源项目时,指望他们花心思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是不现实的。

《中国科学报》:既然如此,您认为高校如何才能提升教师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得的荣誉感呢?

陈树君:还是要树立典型,通过制度调整,让成果转化做得好的老师真正得到实惠和荣誉,同时也要让周围老师能够看到。比如,在教师的职称评审中,对于此类老师优先照顾。再比如,当老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挣钱甚至实现“财富自由”时,不能让他们总是“羞羞答答”的,应允许他们大大方方地亮出身份。由此,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一种风气和导向——既然别人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得到这么多好处,我为什么不行呢?

在高校中,谁都不会因为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而扭扭捏捏,相比之下,对于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回报的事情,很多教师却总是讳莫如深。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这方面,我们的确需要做一些调整,以扭转某些风气,激发高校内部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力。

解决“人”的问题仍是关键

《中国科学报》:在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一般认为高校的重点应放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型基础研究环节,由企业负责最终的产业化环节。然而,目前却缺乏将两者衔接在一起的环节,成果转化面临“死亡谷”。而借助科促会等形式,北工大似乎在尝试一种跳过“死亡谷”直接与企业对接的模式。对此,您怎么看?

陈树君:从世界范围看,您所说的这种模式是经过西方国家长期实践形成的,我称之为“慢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校、企业以及中间的第三方机构各负其责,形成连续的成果转化链条。然而,至少在现阶段,我国施行这种模式是有些困难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相应的第三方机构,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在持续提升,但由于本身的发展基础较弱,大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在此情况下,我们需要探索一种“快模式”或“并行模式”,即在发展第三方机构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优势,增加其在成果转化链条中的覆盖程度。不单北工大正在尝试,国内很多高校也在进行相关探索。

《中国科学报》:在这方面,您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陈树君:如果把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比喻成从璞玉到玉雕作品的过程,那么在高校中,有些人善于发现璞玉,而有些人却是善于雕琢璞玉的能工巧匠。这两类人是不一样的。

在目前的体制下,高校要想实现所谓的“快模式”,就需要有部分教师主动或被动地转型为善于雕刻的“能工巧匠”,去填平基础研究和产品研究之间的“死亡谷”。所幸,我国高校特别是工科类高校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积攒了一批具有“能工巧匠”潜质的教师,只是前期以论文为主的导向将他们困于基础研究的范畴内,难以真正将精力放在产品的推广和研发中。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批这样的“能工巧匠”并告诉他们:“你本来就是一名‘工匠’,不需要满世界寻找‘璞玉’,专心做好‘雕刻’就可以了。”

《中国科学报》:所以,您认为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依然是解决“人”的问题?

陈树君:是的。不过,仅仅找到“人”是不够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在高校评价以及社会评价中,“寻找璞玉”与“雕刻璞玉”所能获得的声望、评价乃至回报应大体相当,不能厚此薄彼。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向德国等一些国家学习,在他们的高校体系中,职业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并没有太大差别,学生也不会因为在职业院校求学而觉得低人一等。对此,我们已经有了充分认识,但未来应该将此认识扩大到教师群体中,即从事转化的教师与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必须具有同样的地位。在这方面,我们仍需调整观念,并有一定的配套措施和政策保障。

文字:陈彬         编辑:曹雨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