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由朝阳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工业大学共建的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建设启动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双方联合发布了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建设纲要,朝阳区发布支持创新区建设的十条支持意见。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副市长于英杰,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沈千帆,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涛,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华伟,市国资委副主任贺昂,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洁,朝阳区委书记文献,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副区长舒毕磊,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党委副书记、校长聂祚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文举,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解江凌,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胡宁等出席。

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在致辞中表示,朝阳区与北京工业大学把握发展机遇,携手打造环高校创新区,充分体现了双方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以科技赋能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开辟了区校协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领域、新赛道。希望朝阳区和北京工业大学携手树起校地协同的新标杆,以推进“数字朝阳行动计划”为主线,共同推进山河湾谷创新区建设,加强机制创新、协同创新,打造科技创新的新高地,激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功能,推进校、产、城深度融合。

副市长于英杰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北京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朝阳区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创新区,是探索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新实践,将促进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希望朝阳区与北京工业大学坚持首善标准、前瞻布局,坚持区校联动、融合发展,坚持国际视野、开放共享,坚持改革创新、示范引领,把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早日建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一张金字“新名片”。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朝阳区产业基础好、国际化程度高、科技服务业态丰富、营商环境优秀,北京工业大学将更进一步深入推进校、产、城深入融合,持续深化校地协同,做好同题共答,坚持小切口大纵深的发展布局,重点统筹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家和技术经理人、高效能的创新人才交流空间环境、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四个要素,聚焦三链融合、区域协同、数字赋能,着力把创新区打造成为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科技创新高地、提质增效的成果转化高地、校地协同的产教融合高地、政产学研用贯通的人才引育高地和“植根首都、科技报国”的文化高地,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朝阳区委书记文献表示,高等院校是朝阳区宝贵的创新资源。当前,朝阳正大力推进“数字朝阳行动计划”,推动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四方”协同联动,为促进区域发展构建方向聚焦、人才聚集、团队攻关、平台支撑、成果产出的科技创新体系。希望北工大与朝阳一道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谋划好创新区建设,共同打造好科创策源功能区。朝阳将在空间、资金、政策、人才服务等方面大力支持创新区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一如既往做好人才服务,建好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朝阳,为大家提供更加安心、舒心、顺心工作生活环境。


启动会上,朝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发布推进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建设的支持意见,旨在通过加强校地合作、南北协同、四链融合,构建产业空间新格局,营造重点产业发展新生态。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乔俊飞发布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建设纲要,涵盖了创新区的建设背景,短期、中期、长期建设目标,主要思路及举措、组织保障等方面内容。

启动会后,举办了人工智能+产业高端论坛。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孙明俊、阿里云智能技术战略研究室主任苏中分别作了题为《智能时代下产业革命的“蒸汽机”》和《智能化助力数字产业新变革》的报告。
关于“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
“共同愿景、共话发展”——“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应运而生


北京工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高校,是市属高校的排头兵,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朝阳区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赋能,明确了“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全力支撑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朝阳区与北京工业大学携手走过了同舟岁月,拥有良好的校地合作基础,在新时代、新起点,立足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致力于推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愿景与责任,朝阳区和北工大开启区校合作新征程,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应运而生。
“区校协同、聚力创新”——打造数字经济新的增长极

“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以北京工业大学平乐园校区为核心,辐射朝阳区南部九龙山、十里河(西直河)、百子湾、欢乐谷地区。
创新区聚焦人工智能创新产业,链接全球人工智能相关高端创新资源,大力推动北京工业大学“高校核心创新区”,促进人工+领域的创新技术成果在朝阳区落地转化,打造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创新区建设以产业开发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体的“先导科技园区”,形成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人工智能+医工交叉、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创新中心,推动高质量成果从实验室稳步跨越到产业化。
创新区将以高校核心区、先导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的“三区”联动,打造“政府统筹、企业主导、高校带头、社会参与”的创新合作新生态,充分发挥北工大创新“链长”作用,集聚北控集团、华为、小米、阿里云、北工大校友企业等优质创新资源,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国际高端人才港”,推动朝阳的细分产业领域向前端延伸、向创新端布局,依托中关村朝阳园“一园六区”协同发展格局,发挥垡头中心区存量空间资源和较好的区位优势,推动新兴产业和配套商务服务业发展,为朝阳南部崛起注入新动能,打造数字经济新的增长极。
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
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是朝阳区政府和高校深度联合打造的协同创新区,彰显朝阳担当、发挥工大力量,在北京整体科技创新建设布局中,落下了东南部的战略一子,作为桥头堡将有效辐射带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北京朝阳官方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gaZIbye3uEFBkDSohq8p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