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来自高校的教师、科研工作者,主要从事高功率超快激光技术、中红外光纤激光技术以及特种光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如何提高履职能力?在我看来,这与从事科研工作有相似之处,都需要深入研究、找准问题,并努力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我身边有不少博士后科研人员,这些年轻人具有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巨大的科研潜力。如何健全完善博士后流动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作用?我与博士后进行交流座谈,了解他们参与科研项目、薪资待遇、进出站手续等情况,还与来自其他高校的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探讨。
“希望参与更多重要科研项目,提升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建议创建交流平台,促进博士后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我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博士后们的心声。今年,我撰写了关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队伍年轻化、完善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提案,建议加大对博士后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博士后工作成果评价体系,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同时,建议优化博士后进出站手续、规范流动程序,鼓励博士后在不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流动,促进经验交流。
这些年来,我一直十分关注青年科技人才。我提交的关于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引育并举培养高校青年教师人才队伍、加强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等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回应。博士后、青年教师、科研助理等大多年纪较轻,处于事业起步阶段,但也是高校科研创新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科研创新的主力军。我希望多为他们发声,助力更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年轻科技人才取得更大发展。(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本报记者吴丹、吴月整理)
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3/10/nw.D110000renmrb_20240310_3-13.htm
文字:王璞
编辑: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