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

/ BJUT IN MEDIA

中国高新网:科技成果转化的北工大模式

来源:中国高新网 时间:2024-04-09

日前,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纪姝婷科研团队在北京工业大学“揭榜挂帅”机制的促成下与企业对接,通过“蜗杆砂轮磨削摆线齿轮制造工艺开发”项目,为企业解决了生产摆线齿轮加工机床国产化技术上的难题。

在我国工业生产线上,能挑大梁的工业机器人往往需要负重50公斤以上,而这些“顶梁柱”的肘关节必须要用到RV减速器。“RV减速器中的摆线齿轮是它的核心零部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精度、高效率的摆线齿轮生产的核心技术垄断在国外企业手中。”纪姝婷坦言,生产摆线齿轮的机床售价高达1000万元,甚至长期有价无货;应用于该种机床的加工刀具设计方法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刀具供货周期长,且每把刀具均需收取高额设计费。

北京工业大学以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创新活力,高层次有组织科研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三高”为发展目标,形成了具有北工大特色的“五转”模式,即创新驱动有得转、激发活力愿意转、健全制度能够转、配备队伍帮助转、校地协同成功转,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北京工业大学“揭榜挂帅”机制的促成下,2023年4月,纪姝婷团队与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上成功对接,携手研发生产摆线齿轮加工机床。

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该技术支付1000万元研究经费,全力支持纪姝婷团队进行项目研发。纪姝婷团队向摆线齿轮制造工艺这一技术发起了挑战。

“摆线齿轮的制造精度要控制在4微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4-1/5。为达到这么高的制造精度,我们需要在最后一道工序中必须要用到磨齿这种工艺。”纪姝婷说,高精度摆线齿轮蜗杆砂轮磨齿机国产化的难点就在于机床的刀具的设计,国内各大企业仍然没有独立设计该刀具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影响齿轮误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哪个因素影响什么,怎么调整,就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基于工件误差,纪姝婷团队反调刀具廓形技术,成功研制出加工高精度摆线齿轮的刀具,并依托于国产机床,建立了独有的高精度摆线齿轮加工工艺,创造了配套的刀具廓线检验方法。该技术将高精密摆线齿轮的生产成本降低至原来的1/3,生产效率提高2-3倍,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将该项技术投入工厂应用。

记者了解到,作为北京市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中唯一一所高校,北京工业大学制定了“赋予权属与激励”的管理机制,强化了赋权改革的过程中各主体激励机制,提高了科研人员的奖励分配比例。

北京工业大学先进半导体光电技术研究所自2000年开展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研究以来,相继突破了高亮度半导体激光芯片外延与制备、器件封装、光束整形与合成、光纤耦合以及系统集成与工程化等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实现了激光器全国产化,先后获专利60余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激光器成果转化项目负责人秦文斌是北京工业大学采用赋权改革进行项目转化的第一个受益人。

2021年9-12月,11项激光技术相关专利按照学校科转流程,先后完成了专利评估、赋权变更与作价入股,成立北京工大亚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月,公司获天使轮投资1500万元……该项目采用先赋权后转化方式,依据《北京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工业大学校属技术转移服务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先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学校与成果完成人再以知识产权共同作价入股进行转化。作为北京市首例采用专利赋权改革试点政策,通过专利作价入股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并落地北京的企业,工大亚芯公司于2022年5月获得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放的100万元专利转化专项奖励, 并于2023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期年产能200台套型号激光器,目前正在进行二期规划,2024年产能预计可达1000台激光器/年。”秦文斌说。

经过不断实践探索,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以先行先试等创新改革为契机,融合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管理体系,在原有“五转”模式上不断迭代升级,新增两大体系,即分级分类培育体系及“一院一园”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文件落地,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机制,构建专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运营,助力项目完成“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

中国高新网:http://www.chinahightech.com/html/hotnews/yaowen/2024/0409/5707022.html

文字:李洋         编辑:曹雨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