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第十四届北京工业大学科技节暨学生科技成果展正式拉开帷幕。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校党委副书记乔俊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树君,副校长刘赵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伟,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京红,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校长张金龙,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北京团市委、北京市科协有关同志,科技节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及北工大附中、北工大实验学校师生代表等出席开幕式。
与会领导嘉宾一同启动第十四届北京工业大学科技节暨学生科技成果展
过去的一年里,北工大学子在科技节的平台上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实践活动,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出色表现,荣获国家级奖项63项、省部级奖项205项。开幕式上,聂祚仁和与会嘉宾分别为首批入选“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专家库”的优秀指导教师、2023-2024年度科技竞赛优秀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张文学分享了作为科技竞赛指导教师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成果,勉励同学们要有务实思想,要有拓荒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够接触科研、有所收获、实现梦想。
现场领导、嘉宾和师生一同走进科技馆观看优秀学生科技成果路演和科技成果展。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毛顿、艺术设计学院吴嘉诚、社会学院水晶、计算机学院曾卡芊等同学分别带来《最快的刀——高功率高能量飞秒激光器重塑材料精密加工业未来》《红韵京城——数实融合焕新红色文创,设计创新助力美育传承》《“镁”不胜收——“介入无植入”新型冠脉血管支架》《畅视护卫——无溅水式雾化雨刮整机系统技术开发》项目路演。
路演项目介绍:
“最快的刀"——高功率高能量飞秒激光器
飞秒激光以其极短的脉冲宽度和极高的峰值功率,被誉为“最快的刀”。为解决行业核心技术难题,团队基于诺贝尔物理学奖技术——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并结合自主研发的多个核心器件,大幅提高了激光器输出性能,并有效控制了产品成本,最终研制出集“光机电一体化”的飞秒激光系统,经权威专家鉴定,该系统整体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研发期间项目获得多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各类奖项。
红韵京城——数实融合焕新红色文创,设计创新助力美育传承
红韵京城项目基于国家形象服务工程战略,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采用数实融合技术,深度挖掘和数字化转化首都红色文化资源,设计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创新性地开发红色数字文创产品,并以文创成果为基础打造"浸润式"大思政课堂赋能中小学美育,形成元宇宙红色文化数字艺术品牌。项目依托于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前期投入105万,共举行红色文化数字化专家讲座50余次,实地调研采风红色遗址及数字化设计公司20余次,设计红色文化数字化作品100余件。
“镁”不胜收——“介入无植入”新型冠脉血管支架
团队进行了材料的选取、模具的设计、加工和改良以及1000多次的参数调整,最终研发出镁合金可降解支架产品,目前正在进行模拟体液和动物实验。项目选择储量丰富、成本更低、对人体友好无毒无害的镁锌锰钙元素,采用一次挤压二次拉拔复合成型技术,自主设计了U骨V筋支架结构,突破了传统性能的制约。团队研发的“介入无植入”新型冠脉血管支架可避免血管栓塞的形成和血管再次挟窄等并发症。在创新技术的同时,团队还投身于公共服务事业,传播健康知识、宣传产品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畅视护卫——无溅水式雾化雨刮整机系统技术开发
项目设计了全新的雨刮臂机械结构,将喷水阵列孔内置于雨刮臂内,取缔原有的金属喷口,并使用副雨刮薄片遮挡,同步解决遮挡行车视野和喷溅车内外的痛点。低温环境中,智能PINN冰雪感知算法自动激活骨腕式减速电机避免了雨刮器因冻结损坏,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增加远程启动“旋转热喷淋”功能,节省驾驶前手动去除冰雪的准备时间。在制造成本没有增加的基础上,使得雨刮系统更加安全、环保和实用,更受用户和汽车厂商青睐。
为推动学生科技实践,促进校园科技创新,北京工业大学科技节十三年来共开展1000余场各类特色活动,展出1400余件科技成果,辐射10万余名师生,成为赢得师生广泛关注与喜爱的校园品牌活动。本届科技节以“挺膺担当 青创未来”为主题,将从10月持续到12月。学生科技成果展作为科技节的一个重要板块,将于10月9日至月底在学校科技馆举办设置“挑战引领”、“创新驱动”、“创业实践”、“创意活力”四大分区,共展出学生科技成果70件。此外,校院两级还将举办各类特色活动20余场,为全校师生献上一年一度、精彩纷呈的科技盛会。
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持续着力打造“全链条多维度”科创育人体系及“三纵三横”学生科技竞赛孵化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校将继续依托科技节平台,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带动工大学子投身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双创成果向服务社会延伸。
中国教育在线:https://news.eol.cn/dongtai/202410/t20241010_2636273.shtml
编辑: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