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

/ BJUT IN MEDIA

北京日报:打通校产城科研转化绿色通道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5-01-15

教育、科技、人才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经济发展依靠科技,科技进步依靠人才,而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互为支撑、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来自科技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聂祚仁说,只有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问题。“要打通校产城科研转化绿色通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缩短产业化周期。”

从0到1,再到N,期待打通一条“高速路”。聂祚仁说,北京科技创新基础雄厚,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水平大学,在一些高端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企业对科技创新的吸纳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打通“高速路”,要结合首都发展需要,长远规划。“目前,北工大已经和朝阳区合作,建设了本市首个区校企深度联合的环高校创新功能区——北工大山河湾谷创新区。”聂祚仁说,该创新区打造核心区、先导区、产业区“三区联动”模式——学校作为核心区,提供源头创新和原创技术;先导区作为推动优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成果转化之路的重要枢纽,承接核心区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成果孵化后进入产业区发展。截至目前,创新区已有数十家创业团队入驻先导区,多项优质科技成果在孵化。

聂祚仁认为,应鼓励高校、企业与城市之间的深度协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生态。“在推动‘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结合建设高校新校区的契机,统筹规划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聚焦服务‘三城一区’创新格局,推动高校、企业与区域的协同发展。”

提速从“书架”到“货架”,北工大也做了一系列新尝试。2024年,该校先后举办首届中关村论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深入探索“高校搭台、科技唱戏、企业主体、政府统筹、加强转化”新模式。“我们还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上下功夫,探索‘先赋权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构建‘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激发科研人员的转化热情。”聂祚仁在会上分享经验。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放眼市级层面,聂祚仁建议,北京可以建立两个平台。一个是设立产教融合协调机构,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成功模式,形成创新与产业相融互促的良好生态。另一个是建立更加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简化成果转化的审批程序,减少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时间。

北京日报: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5/20250115/20250115_014/content_20250115_014_3.htm?storyId=s6786dce5e4b08edd28f3cdb0&userID=5ff91dbde4b0dd556a1a0cc3,1&isshare=1&channelId=5b165687a010550e5ddc0e71&columnId=5f094d5ae4b086b26e065153&originalId=CO6786dce5d5de895bf8393361&time=1737206085803

文字:​李祺瑶         编辑:曹雨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