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聚焦

/ UP-CLOSE

左铁镛:找好定位 发挥北工大的特色和优势

来源: 时间:2021-01-06

【编者按】左铁镛,1936年9月生,1958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1958-1991年,在中南工业大学任教,历任教授、博导、副校长;1991-1996年任原国家教委科技司司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2006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96-2004年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曾任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左铁镛在担任校长期间,审时度势地提出了适用于地方大学的办学思路,进一步确立了“立足北京、依托北京、服务北京、融入北京”的办学指导思想,带领北工大实现了“211工程”的历史性跨越,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和科研水平大幅提升,知名度不断提高,成为全国地方高校的排头兵。

1996年的秋天,我到北京工业大学担任校长,主要是组织上的调动,没有太多征求个人意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完全服从组织安排。当时我爱人周美玲教授在外出差,她1991年就到北工大工作,比较了解当时学校的情况。我打电话跟她说,我要调到北工大当校长。她走的时候我是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她出差回来,我已经是北工大校长了。当时全国只有几所大学,由院士担任校长。正式的调令于9月下达,届时我正作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带团在比利时参加国际博览会,展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完成这项工作任务后,我10月正式到校工作。

当时的北工大还是一个小学校,在全国大学的排名没有进到前一百名。学校开设的专业不多,还有一部分大专。校园很小,一共只有六七百亩地,几分钟就可以从南走到北。校园里还不全是水泥地,还有土路,校外也是一大片的土路。老百姓对学校不太满意,称之为“北大荒”“南泥湾”。作为北京的市属院校,学校主要招收北京市的学生,师资力量很薄弱。学校科研也不是很强,全校的年到校科研经费大概只有三千多万。

全力引进人才

我是搞教育的,在教育部工作多年,当时全国重点大学有一百多所,我几乎都去过。这些学校优秀的地方,我都亲自去考察。对于怎么办好一个学校,我有自己的思路。我来北工大的第一件事,就是考虑如何提高师资。北工大的很多教授、博导,包括现在的副校长、处长等,都是在我担任校长的那些年引进的。当然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调到市里其他学校和单位。例如,刘小明现在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张爱林、蒋毅坚等当时还是校长助理或处长,后来当了副校长,现在到别的学校当了正校长。

在我看来,人才是很重要的。我引进了很多人才,他们中有人说,博士毕业选工作的时候,其他更好的学校都没考虑,就到北工大来了。现在的副校长乔俊飞,博士毕业时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北工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当时非常重视人才。我很看重这些年轻人,一个一个和他们见面,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年轻人的困难主要就是工资少、没房子、孩子上学等问题。为了吸引人才,我都尽力给他们解决,努力提高师资待遇、安排住房。为了解决学校老师的孩子上学问题,我把北工大幼儿园办好,与一个中学签订合作协议办了北工大附中,一直维系着很好的合作关系,解决老师们的后顾之忧。来学校工作的老师,都分到了房子。我们做的这些工作,为学校吸引了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人才。同时,我还引进了8个双聘院士,都是所在领域里面最好的人才,其他大学能够有1个院士就很有竞争力了。这些院士都是我的好朋友,没提别的要求就来到了北工大。

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我来学校的第一个月,就把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同志请过来了。他来学校看了以后,对我讲:“老左,我对不起你”。因为当时幼儿园前面的几条马路全是泥路。李志坚副书记为给学校修桥修路,前后来过北工大17次。市委书记刘淇同志讲过,要把北工大变成北京市东南角的一个风景点。现在外面的人来到北工大,都说学校建得很有气魄,是北京东南区的一个亮点景观。

当时北工大的占地太少了,只达到一个大专学校的水平,南区北区加上西区,一共大约是六七百亩地,现在是一千四百多亩地,差不多翻了一倍。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学校扩大了校园整体面积,新建了奥运场馆和一批新学科楼,这中间离不开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建筑面积大,配套的资金达不到,经费不够怎么办?学校还是要建起来,我就自己跑到市里“要钱”。几个市长开玩笑说,都怕见到我,说我去找他们就是给北工大拉赞助。我还联系了自己过去比较熟的大企业家,如李嘉诚、邵逸夫等,请他们给与支持,他们都向学校进行了捐赠。

科学定位 发挥优势

我在教育部工作,对全国的高等教育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高校都想把自己拔高。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应该有不同的档次。你坚守自己的使命,你是什么程度的高校,你就干什么事。那时候我常说,你能背起一百斤,你就背一百斤,你别去背一百二十斤,背了非吐血不行。地方高校的能力与省市的财力支持相关,找好定位、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很重要。

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的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类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地方工科院校大多是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而建立的,是适应需要而产生、适应需要而发展的,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应紧密结合,覆盖地方绝大多数支柱产业,而且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乃至就业去向,都应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尽管地方院校在很多方面与全国性重点大学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但在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却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优势。

对于北工大的定位,我们从区域、学科、层次三个方面入手,最终得出这样一个清晰的结论:北工大不仅要建设成为北京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满足北京市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而且要建设成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研开发基地,这些恰恰是北工大这所市属高校最突出的特色和最大的优势所在,是其他非市属名牌大学不可替代之处。我认为,一所学校能为社会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就是高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立足北京、依托北京、服务北京、融入北京”的办学指导思想。1996年,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成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跻身国家“211工程”的大学。在“211工程”建设期间,我们一直遵循着这个办学定位。

“211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个学校的师资强了,硬件条件提高后,如果还是单纯的办成教学型大学就没有前途。北工大是为北京市培养人才的摇篮,北京市需要各方面和各种类型的人才。我们把学科拓宽,增加招生,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储备都有,肯定是越来越好。尽管北工大与国内知名大学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生源条件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校是地方大学,而且实实在在地定位在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办成北京重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科研开发基地,每年向北京市输送几千名人才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因此,北工大在北京的作用不是哪所名牌大学能替代的,这就是特色和优势。

我们将首都发展的需要与学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及未来结合起来,将学科层次分为:优势带头学科、骨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五个层次,确立了“重点建设优势带头学科,积极推动骨干学科,加强基础学科,促进交叉学科,大力发展经管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思路。同时,考虑到学校以工科为主,本科教育任务重,就将本科教育平台和实验基地建设纳入学校的学科重点建设领域。这一思路体现了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初衷,也是北工大作为地方“211工程”建设院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在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需求、国内外学科发展水平进行了充分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新材料与成型技术学科、激光应用技术学科、微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先进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基础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等6个重点建设的优势学科;针对北京市的特殊需求,我校特别加强了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经济与管理工程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3个骨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考虑到工科院校的基础和发展后劲,我们也非常重视数理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经过5年的建设,上述三个层次的学科全部取得了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学科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经过“211工程”一期建设,我们明确提出“两个转变”“两个建设”的发展战略:一是实现从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以及从单纯工科类型向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科型转变;二是一手以“211工程”二期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入抓学科建设,形成在国内居前列的亮点学科,另一手以奥运场馆建设为龙头,全面规划校园整体建设,形成北京东南区的一个亮点景观。我们定下的目标,最后都顺利达成。

1996年我来北工大时,学校的年科研经费只有三千万,科研实力很薄弱,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也不高,每天下班后各个楼的大门都是锁着的,实验室都是关着的。例如,材料学科当时没有博士点,我引进的很多教授来学校以后,只能带本科生做国家项目。经过四五年的发展,材料学科获得了博士点,从1个博士点增加到3个博士点,再到一级学科博士点,最后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教师中60%的人具有博士学位。2001年,学校的年科研经费达到了8000多万;2003年,学校获得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2004年,学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开创了我校作为独立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先河……从1996年到2004年,在我担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期间,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2002年,我为毕业生题词“不息为体,日新为道”,后来还请李岚清和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题词。这句话取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问大钧赋》中的“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我从中引出来的。后来这个题词成为了学校师生广为传颂的一个工大精神,写入了校训,一直流传到现在。“不息为体”意指北工大人永不停止、永远向前战胜困难,这其实是北工大人的一种状态,也是我们身上最突出的精神;“日新为道”旨在传递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的新境界,是能够引领未来的,将北工大建设得越来越好。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