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聚焦

/ UP-CLOSE

孙光民:万有引力

来源: 时间:2019-10-14

孙教授

孙光民教授与学生

有人叫他孙教授,有人喊他孙老师,我在心中称他“老大”(有必要解释一下,这里我称呼他“老大”,是真的没有一个更高的位置可以形容他。我当面肯定是叫他孙老师,我只会在心里称呼他为“老大”)。这一声“老大”,承载了太多,承载着他渐渐稀疏的头发,承载着他逐渐增添的皱纹,承载着他不灭的激情和永远追求更好的信仰。他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代替的,他就是我研途的明灯——孙光民教授。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空中发光的星很多,但不是每个望远镜都有那么远的视野。我的导师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抓住每颗星最闪亮的一面,帮其发挥到极致,并汇聚众多星光一起照亮整个实验室,而他却总在幕后。当你遭遇暴风雨时,他会用他年迈却无比坚硬的臂膀帮你撑起一把伞;当你风光无限站在聚光灯下时,他就默默地在远处为你鼓掌。孙教授,撑起了实验室的文化,并引领实验室一届又一届学生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与孙老师初相识是在我大三那年,我有幸上了人生中最动人的一堂课。那是一个白雪皑皑的冬日,窗外的雪花小精灵给树枝穿上了新衣,屋内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带着一 群毛头小子在研究通信原理。这一天的暖气看样子心情不是很好,空气中弥漫着寒气。课桌上,同学们打开的水杯蒸腾着热气;座椅上,有的同学插着兜,有的同学搓着手;讲台上,孙教授激情地讲解着编解码的故事。台下一群对知识渴求的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和老师手中的粉笔。“我喜欢用称重的例子解释这个编码,不管几进制,数值大的就可以想象成对应数值的秤砣,这个秤砣只能拿走或放上去,这个可不能切开……” 孙教授耐心地讲解着。“哈哈哈……”同学们在欢笑中,边写笔记,边对照书本逐步思考着老师讲解的编码内容。孙老师讲到激情处,脱下羽绒服,又转过身、强调重点,我们这才发现汗水已经打湿了他的背。他纤细的胳膊握着粉笔,有节奏地敲击着黑板,每个动作都敲击地那么有力,敲在黑板上,敲进我们心里。同学们拿出了揣在兜里的手, 玩手机的同学也关上了手机,大家听着老师强调的重点,记着笔记。我们所有人,都珍惜这个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当时就想,真希望将来能有机会继续跟着老师学习。

孙老师是一位专业知识过硬、能够设身处地考虑学生感受的教授。期末最后一堂课, 孙老师说:“这节课没有时间让你们自己复习,有问题课下去我办公室问吧。我要抓紧时间再给你们讲一些东西”。说完,就为我们再一次讲解了所有课后作业。下课铃声响起,老师用熟悉的节奏最后敲击着黑板,“好的,刚好讲完。同学们,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大家不约而同地响起连绵不绝的掌声,持续了很久。老师离开了教室,同学们还都坐在那里舍不得走,享受着教室中回荡的余音。我那一刻就决定,我还要上老爷爷的课,我要读研。

大四上学期,我如愿获得保送读研的资格,便第一时间跑去孙老师的办公室。轻轻敲门,门里传来一声“推”,我打开门探了一个头。“来,赵莹帝是吧”,孙老师放下手中的事,说到。那一瞬,我真的太感动了。孙老师是真的用心在教学,用心到他可以记住每一个人的名字。也是那一刻,他在我心里变得至高无上。做了孙老师的学生,我本科毕业设计自然选择了他的题目,研究关于视频图像去雾霾处理的内容。我当时的图像处理基础薄弱,在向孙老师和学长不断请教后,我终于意识到很多知识应该先查再问,那也是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在毕设答辩之前,我想必须要拿奖让老师开心几秒。那两周我很少睡觉,拼命地完善论文,写了4万8千字,并精修PPT。尽管如此,论文还是被很多老师痛击得千疮百孔。没办法,只得再次求助孙老师。老师仔细通读了论文,可以说几乎是一句话一句话地提意见,甚至包括每句话中动词的位置。最后一搏,结局还是圆满的,我成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奖项。孙老师笑了。和孙老师合影的那一刻,我的本科生活也就结束了,圆满到没有遗憾。

研一的科研生活真的是时光飞逝,记不清多少次去敲他的门,记不清多少次我听到一声“推”,记不清多少次我说“谢谢孙老师”并轻轻地关上他办公室的门。科研的路上,我不断成长。在孙老师的帮助下,我获得软件著作权授权18项、国家专利初审通过2项,两篇学术论文正在投稿阶段。每次我把文章提交给孙老师审阅,他都会及时反馈。每篇文章孙老师都至少帮我改六遍以上,精细到任何一个字。现阶段,我也确定了今后研究生毕设研究方向,我将不断努力,努力成为孙老师的得意弟子。

如果你觉得老师只对我一个人好,那就错了。就我们实验室而言,不光是学生,就连所有老师们也都非常钦佩孙教授。孙教授虽有着丰富的经历,但他从不炫耀。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进行换位思考。他不会委屈任何一个学生,也不会偏袒任何一个犯错的学生,恩怨分明,以德服人。每次和孙教授交流,他都会以朋友的身份和你聊天。道理摆在那,同样的话也许别人说我听不进去;只要是他说的,我一定能听进去。做科研的时候,我也遇到过低谷,也曾差点自闭,但每次孙老师都会悉心开导。研究方法上,我的导师严格把关,生怕我往错误的方向发力。研究内容上,我的导师会尊重每个人的兴趣点,因材施教。有此导师,学生之幸,学院之幸,学校之幸。他是学生们心中的中国好导师,是其他实验室求之不得的好导师。

做项目也是研究生之路的一部分,做项目就会有开心和不开心。记得我和甲方有次争吵,原因就是甲方不尊重我们的付出和努力。后来,孙老师找我单谈了。那一次,我想我再次成长了,我知道了太硬的钢容易折,我知道了什么是坚韧,尤其是韧。这就是我的导师,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他都是我的导航标。

生活中,孙老师也会对每个学生的状态关怀备至。实验室60多人,老师可以知道每个人最近的研究方向、精神状态、课程安排,既要不耽误每个人的签字,又要关注毕业生的工作和论文。孙老师就一直在那里,批改文件,将时光奉献给了NNIR实验室。

羽毛球场上,孙老师的英姿你肯定想象不到。谁能想象,老爷爷现在依旧是个追风少年,会华丽地救球,还会上演那一幕海底捞月。就是孙老师的这种生活态度,感染着所有学生。不畏惧,不张扬,不气馁,不服输,为了信仰拼尽所有。

时光飞逝,哪怕研究生三年也只是转眼一瞬间。我写下此文敬我的导师,以及我们的友谊、我们的默契、我们的信任。我相信,无论何时,我们依旧是我们。

我们之间,就存在那种万有引力,我会一直围着老师转。我觉得学生和导师之间就 应该有这种相互的作用力吧。我们学生在不断成长,就算有一天成长到某些学术方面超 越了导师,也不能脱离轨道。因为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是进步,麻木是原地踏步,内心畸形是在不归路上走太空步。

学富五车最低调,年过五旬不服老。以德服人好导师,身体力行教做人。这就是我研途的明灯——孙光民教授。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孙老师,愿您桃李满天下,身体健康,多带几届学生,再为工大添最硬的砖加最亮的瓦!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