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的师生对高红雨老师甚是熟悉,且认可度颇高。没有诸多荣誉光环的笼罩,他却拥有师生极好的教学质量口碑。按照约定时间,记者叩开高红雨老师的办公室。初见高老师,他略显紧张羞涩,却不失谦和、不苟和干练。随着教育教学话题的不断深入,高老师的话匣子逐渐打开,侃侃而谈。
专业学习是提升能力的媒介
教学生涯的前十余年中,高红雨老师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六点半前抵达人民大学站等待校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抵达学校;走进教室,打开电脑与课件,等待上课。最近十年,他搬至距离学校几站地的地方居住,为了在有课的日子中节省时间和精力,也为了假期参与学生课外活动或竞赛更为方便。
怎样让同学们更容易吸收课程的知识呢?开课前,高老师习惯为自己设定一道这样的问题,也乐于从国家级教学名师蒋宗礼教授的授课讲解中寻找可以借鉴的做法。尽管同一门课程他已经讲解过多遍,课前认真备课却成了多年不变的习惯。课上,他会时刻关注同学们的反馈,适时地对课程讲述做出调整。课间,几位同学向他请教疑点,耐心解答后,他也会深刻思考学生存疑部分的讲解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十几年,不变的是那份如初的灌溉热忱。
在高老师的课堂之上,更富有挑战性的是实践环节。他主讲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原理两门课程需要同学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在实验和课程设计方面。问题随之而来:设计什么样的课程能够“喂饱”所有的同学呢?高老师做过许多探索,他曾将斯坦福大学的操作系统实验项目引入课程设计,得到了课程组负责人王丹教授的全力支持。为使这次大胆的尝试更具有说服力,他鼓励成绩与操作水平不是最优的同学首先尝试,成功后才在实验班级全面推广。推广的过程也是跌宕起伏。课程设计开始后不久,班中有同学找到他,提出课程设计本身存在问题,无法进行;还有一些同学绞尽脑汁也无法搭建最初的平台。见此状,高老师也有些紧张,反复查验实验手册核实步骤,确定一切无误后,他全身投入于不厌其烦的答疑、引导。一段时间以后,同学们的课程设计逐渐步入正轨,得以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到后来的理清思路、迅速上手、自行解决问题,这让高老师特别欣慰。
高老师主张大学的学习不只是系统地掌握某个专业方向的知识,更应该是对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综合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专业的积累则是提升能力的媒介。正所谓大学会其归,触类旁通也是高老师所欣赏的思想。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类竞赛,更倡导跨学科的组队和交流。同学们在团队中各司其长,合作交流,思维的碰撞更加强烈。作为教师,最可心之处莫过于看到学生身上迸发出热情与投入。
谈及为何选择教师作为职业,高老师淡淡地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喜欢,父亲也是一名教师,算是顺理成章吧。”他笑着说,就是一天一天普普通通的,没有任何特别。就是这样平常的教学,不似惊涛骇浪,恰如涓涓细流润无声,温润着同学们;不似饕餮美食,却似粗茶淡饭健脾胃,充实着同学们。
班主任就要为学生做好服务
结缘北工大二十余年,高红雨老师自2000年起担任班主任职务。彼时起,他对这所学校的微小记忆也开始有所不同。
“我还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特别紧张。那时还没有教务系统,成绩都贴在一教。第一个学期结束成绩公布的时候,我就拿着本子跑去抄成绩。”随着高老师的回忆,这样一幅画面出现在记者的脑海中:一月的校园寂静肃杀,光秃的枝桠在风中颤动,高老师在风中瑟瑟发抖,但抄写的动作却没有停止,就好像所有的寒冷消散一空了似的。每每记到不理想的成绩,他似乎比自己考试不及格还难受。班主任的关怀之心就这样开始萌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老师说,很多学生往往到了大学的后半段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极易受大环境影响,可能做出不适合自己的选择。他愿意尽绵薄之力去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方向。他与同学们约定每学期进行一次谈话,聊规划、想法、困惑,与同学们的距离就是在亦师亦友的言语间慢慢靠近。他坚信,沟通是了解彼此需要的不二途径;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更加适合当下。
了解到部分同学渴望获取更多的考研或是出国方面的信息,高老师便与学院学生办公室联络,建议学院开展了系列的考研出国经验交流会;有的同学希望能够得到实习机会,他便奔走联系校友企业,为学生架起通往企业的桥梁;网络学习资源时常不稳定,同学在提交作业时遇到不便,他就筛选更优质的平台,推广给同学们使用……无论是在课堂之上,还是课后的沟通中,高老师总是和风细雨,以过来人的经验为同学提出建议,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同学搜集信息,助力同学们去往更广阔的平台就业和学习。
“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擅长撰写文章,也不太善于表达,只能在‘大后方’服务同学啦!”为同学们做好保障服务,是高老师最质朴的想法和始终不变的初心。
去年五月,2001级的实验班组织了毕业十周年的聚会,勾起了高老师对这些年在北工大教书育人的点滴回忆。01级……04级……07级……时光如流水匆匆,再回首犹如空谷余音,久弥不散。与同学们走过的那些年,有师生深情,亦有携同成长。
希望不要被同学们甩得太远
大学的青春在于拥有着饱满的面庞和悦动的朝气以及跳脱的思维。高红雨老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思维可能跟不上同学们了,但也希望别被同学们甩得太远了。
高老师如同孩子想探知世界般得好奇着同学们的所思所想。与同学们在一起时,他会和大家时常聊聊最新的科技动态,评评时事热点,也会把同学们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所谓寓教于乐嘛,跟年轻人交流,仿佛自己都充满了更加青春的活力。”高老师如是说。
社交媒体的魔力在于它给传统的师生关系搭建了桥梁。高老师也曾经执拗地用着MSN,但随着微信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如今高老师的微信通讯录里满满都是学生,鲜有家人或是朋友。高老师分享道,课堂上的课件资料或是课堂外的延伸阅读,微信群都能迅速传送;同学有了问题,回复起来也很方便。作为教师,他的形象不再是三尺讲台那一隅的授课人,更多的是与学生平等互动的朋友关系。
或许高红雨老师只是众多教师中那平凡的一个。吃也清淡,穿也朴素,心怀淡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种平凡生涯何尝不是一种奉献、不是一抹光辉呢?踏踏实实地做好日常工作,在需要他时他当仁不让,作为师者,这足以让人敬佩。
编辑:卜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