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聚焦

/ UP-CLOSE

贤师师贤——访机电学院退休教师白师贤

来源: 时间:2015-11-27

上课铃响,北京工业大学阶梯教室中,“机械原理”课准时开讲。年轻的学生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听得聚精会神。除去站在讲台授课,这是他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最常做的事情。

讲课的年轻教师有些紧张,偷瞟一眼老人,见他嘴角含笑,这才心下稍安。

白师贤老师1(邓伊楚摄)

老者叫白师贤,已年近九旬,在北工大赫赫有名,学校最早的博士点之一——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博士点就出自他手。现在的年轻学生已无缘听他讲课,当年,他的课在工大可是一个佳话。

给白师贤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他就能让整个课堂“活”起来。

1961年,白师贤调入工大机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第一堂课,他只用了简短的开场,就征服了百余位学生。走进教室,白师贤只说了一句:“今天我们讲齿轮。”就转身面向黑板,拿起一根粉笔,不借助任何工具,信手画出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轮齿清晰均匀……

“它俩,没人不认识吧?”白师贤的问题,引起学生轻笑,“为什么它们能匀速转动?”“为什么一个齿分开前,下个齿就啮合了?”“轮齿大小会改变齿轮转动吗?”……白师贤连珠炮似的发问很快让学生没了笑声,大家都眉头紧锁思考着……“老师,你看是不是因为这样……”“我觉得应该是因为……”几个胆大的学生争相举手,说出自己的见解……彼此争论中,齿轮的原理深深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一堂课很快过去了,白师贤放在讲台上的讲义,一页未翻,背后的黑板上则留下了一行行漂亮的粉笔字,像经过计算一样,恰到好处地占据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

调入工大前,白师贤讲课,也曾照本宣科,课堂上,学生们总忙着记笔记、划重点,无暇思考,更没人发问。“无惑可解”让白师贤困惑,“怎么才能让学生真正对知识产生兴趣?”

一次,白师贤无意间在国外的书籍中看到一则报道:一堂化学课结束,学生们竟含泪起立鼓掌。在这堂课上,充斥着学者的渊博学识,更因充沛的感情投入尽显科学之美。吃惊之余,这则报道也令他深受启发。“讲课,传授的是科学,但如何讲课却是一门艺术,照本宣科只会扼杀艺术的美感。”

白师贤准备改变,他没有选择捧着一本教材反复研读,而是阅读大量专业书籍作为补充,其中不乏许多国外的书籍。“想要教授出好的课程,首先在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随后才是应用得当的教学方法。”读累了,他就掏出纸笔,随手画出机械图形,梳理知识点……如此几年积累下来,对机械原理课程的内容,白师贤了如指掌,还练就了“手绘神功”,无论是弹簧、轴承,还是蜗杆、机架零件,白师贤全都不在话下。

白师贤把每堂课都当作一顿大餐,精心烹调。一学期结束,当学生忙着划重点、背教材时,白师贤又在为一对一的口语期末考试忙碌着。他设计了上百道题目,由学生抽签作答。考试中,学生既要讲解思路,也要动笔计算。与试卷考核相比,口语期末考核专业课程的做法并不多见,白师贤却对它“情有独钟”。 “解题思路和最终答案都影响得分,既能考察知识掌握,也不会因为学生马虎而扣分太多。”

不仅课上得好,白师贤从不和学生争利。计划发表的学术论文上,学生恭恭敬敬写上白师贤的名字,都被他狠狠划去,“这是学生们几年的辛勤耕耘,果实理应属于他们。”白师贤说。当所在学科被邀请出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时,白师贤也总是让学生去参加,他认为这样才能锻炼年轻人,直接接触到国际的先进技术,使他们更快成长。

退休后,白师贤依旧心系讲台,也曾受本科教学督导专家组邀请参与专题研讨,走进课堂听取年轻教师讲课,帮他们分析得失,改善教学……每每见他走进课堂,年轻教师既有压力,又充满渴望,渴望贤师白师贤能教给他们师贤之道。

 

摄影:邓伊楚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