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12点,“非常1+6”杨晓利和他的学生们摄影艺术作品展亮相人文楼花瓣厅,杨晓利老师和他的学生高未然、邢丹璐、常非凡、乜申、刘格菲和陈思以及学生家长、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广大工大学生共同见证影展开幕 。摄影展现场气氛热烈。
这是杨晓利老师从30年教学生涯退出前的一次展示,与六名充满才华和灵气的学生一起,呈现他们眼中的世界。
他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
他瘦,极其瘦。但是蕴含有一种力量。你说不出那种力量从哪里迸发出来,但是就像火光一样能够感知到那份温度。后来才懂,那种力量源自对摄影和生活的热爱。
作为一个拍摄了四十年的摄影师,他对一张好照片的判定有自己的标尺。“一般大家认为好的照片,必须是符合构图好,用光美,色彩动人等一系列条件的。虽然这样的形式美确实是好照片的一个标准,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艺术作品。真正好的照片,要带着拍摄者自己的审美观,情感,个性,爱好,观念乃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你只一眼,就能感动。”
他很喜欢用“感动”这个词语。30年前决心终身拍摄古塔,也是仅仅源于一份感动。“在我拍第一座古塔的时候,第一次了解到那座古塔背后的故事,我被那则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也正是那时起,我决定拍遍中国所有的古塔。拍古塔成为了我摄影之路永不改变的主线。”如今,他已经坚持着拍了2000多座古塔,有些古塔已经消失了、有些古塔已经“被现代化”了、有些古塔正在等待着不同的命运......而他的步伐一直没有停下。
“退休后继续拍,拍到不能再拍的那一天。”他很坚定地回答了关于退休后怎样规划的问题。
真诚三十载,教书生涯。
讲台前的他曾经惟妙惟肖地给大家示范一些“伪摄影师”的夸张行径:穿件马甲,身背数台相机,滑头滑脑的样子逗得整个课堂充满笑声,从而让人明白真正的热爱一定是严谨而谦逊的。他呈现一张张图,告诉你照片背后的故事。有些难忘,有些震撼,有些让人落泪。很多人第一次在这里知道快门光圈构图,有些人第一次在这里学会欣赏照片,还有一些人在这里寻到自己的方向,还有更多的人收获着种种生活感悟。无怪乎,每一次下课铃总是伴随着经久不息的掌声。
外国语学院大三的赵同学一直记得2013秋季学期的摄影课结束那天。当时,杨老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一生中要遇到多少人吗?”台下给出各种答案。“两千万,我们会和大约两千万人擦肩而过。今年,我们相聚在这里,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两千万分之一,就是一种强大的缘分。每一节课,我都牢牢记着这个道理,所以我以最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的交流。希望今后,你们能够记得杨老师说的一些话,哪怕是一句,我也相信会对你的人生产生一些影响。因为,我们是在两千万人中遇到彼此的。”
这个精神矍铄的老师用清亮的眼神再次真诚地望了一遍了300多人的大课堂。而这个眼神被很多人深深地记住了。一期一会,他深知这个道理。
等待最好的风景出现
访谈间隙进来一个目光同样清亮的姑娘,她是人文学院大三的刘格菲。11月28日,她的作品也将在人文楼共同展出。今年暑假,她跟随杨老师一起走了一趟丝绸之路。
“如果不是一起走上丝绸之路,我从来也不会看到他对摄影到底是有多么狂热。为了一张图,可以静静等候很久。摄影是一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在拍张掖丹霞地貌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无论是跟着杨老师学摄影理论还是去实践,我还从杨老师身上学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对自我人生的塑造。而它也影响着我。无论在外面多么忙,我知道摄影是我忙完后最大的消遣。它能让我从纷扰的尘世中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整根烟,泡杯咖啡,就在那里等着最好的景色出现。”这样的杨老师,有着经历人生种种滋味之后的沉淀。他的泰然从容,他的狂热痴迷,每一面都是对待生活最好的回答。
曾经在“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上,他面对着广袤的壮丽景观激动得好一阵拍,然而激动的拍摄之后,他选择把相机放进包里,泡一杯咖啡孤身走到景中,慢慢品着慕士塔格峰和它的倒影。提及往事,他的眼里依旧充满感动:“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冰山是我的父亲,湖是我的母亲。虽然我的父母亲已经过世了。我沉静在其中,一个人呆了一个多小时。”他懂得如何按快门,也懂得如何不去按快门。相比于行色匆匆的摄影师,他更懂生活。
摄影是什么,在他的眼里,绝对不是谋生饭碗,不是荣誉背后炫耀的资本。那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是一个人对世界永恒的好奇心和最真切的热爱。
杨晓利 ,男 ,1955年1月23日出生。北京工业大学摄影专业教师,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北京长城摄影协会主席。出版专著:《建筑摄影》、《黑白摄影技法》、《相机收藏》、《现代黑白摄影》、《杨晓利摄影作品集》。
编辑:郝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