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睿智而沉静的目光,和蔼的微笑,风趣的谈吐,热爱事业的心,他就是我校的优秀博士生导师钟儒刚教授。
谈起钟教授,人们最多的便是敬佩。钟教授多年从事有机化学及其相关科研工作,任教已有22年,他那风趣幽默而又不失哲理性的讲课风格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他曾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和英国开放大学进行国际高校交流访问,也曾在清华大学进行过学术交流。与之相伴的是硕果累累的科研成果,他在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化工环境类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年的耕耘给他带来诸多荣誉,先后获得“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工业大学全校学生评选‘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奖项。
这是一条光辉的道路,是一条不太容易走的道路,而对于一路走来所遇到的困难与不易,钟教授不曾提及,他说:“研究有机化学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不会感觉到苦和累的,如果谁要是不让我做这件事,我倒觉得很痛苦。”对于正在求学的莘莘学子来说,钟教授的这句话无疑是一种启发,更是一种言传身教。研究工作在很多人眼中是很苦很累的,但如果我们喜欢去做,就不会感到枯燥,而是乐于去做。钟教授这样诠释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所谓“乐在其中”、“苦中作乐”,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对工作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方面需要自身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是的,责任感--这是钟教授着重强调的观念意识,他说:“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有责任心,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责任感,谁都不去做研究工作,谁都认为那和自己无关,那么我们的国家如何进步,人民的安定幸福谁来保障?”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心,钟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有机化学及其相关课题的研究--从1982年起,对亚硝胺、多环芳烃等重要环境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机理和结构与活性方面进行研究,承担国家环保局课题、北京市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课题等,参与多项国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曾给出153种亚硝胺的五级致癌强度指标,在此基础上依据“双区理论”,得到对亚硝胺致癌活性非经验判对率达到97%,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本领域研究所达到的最好结果。
在教学方面,钟教授还很注重因材施教。在课堂上,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跟得上学习的节拍,除了课程内容外,他还会讲一些相关于课程的实例、科学史或是哲学思想让学生有所收获。在培养学生方面,他主张高等教育虽然普及,但仍要有精英教育的意识。培养精英,是要培养具有集成现有知识和世界尖端科技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既要有才,更要有德,还要有责任心。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钟教授也一直在努力付出,作为两名北京市科技新星的指导教师他毫无保留,悉心培养;除此之外,钟教授还指导一些硕博士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工作。每每说到已经取得的成果,钟教授总是很谦虚地说:"我和青年教师之间是互相学习,我们就像是一个团队,一起工作,一起提高。"从他平静的目光中,我看到了钟教授对于名利的淡然和对科学的执著。
这就是令人敬仰的钟儒刚教授,面对成功,他谦逊、平和;面对自己的科研领域,他独立、创新;面对自己的学生和带领的青年教师,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德育与才育并重。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乐在其中,越攀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