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对于建工学院杜修力教授来说,他的工作却与地震紧密相关。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杜教授就决心把自己一生与防震减灾联系起来。十多年来,他在防震工程领域奋斗不止,并取得了一个个有价值的成果。由杜教授主持完成的“设计地震动估计与高拱坝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项目被教育部授予200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工程结构抗震抗爆与损伤加固”项目获得我校2006年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和蔼可亲 关爱无声
身为建工学院的院长,在我们的想象中,杜修力教授应当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学者,严谨、稳重、不苟言笑。作为建工学院的学生,采访自己的院长未免有些心情紧张。然而,当我们叩开院长办公室门的时候,之前的所有想象仿佛立刻被彻底颠覆。开朗而又充满活力,是杜教授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亲切的问候和热情的招待,让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荡然无存。几句寒暄之后,我们忐忑的心也平静了许多。
杜教授一向关心学生,在他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人才,都是一颗尚未萌芽的种子,特别需要老师用严格与慈爱去精心浇灌,让每一粒种子开花结果。严格只为百炼成钢,慈爱更显师生情深。杜教授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行事。每次给研究生上课,他都认真备课,不仅亲自编写教材,还经常与学生聊天谈心,嘘寒问暖,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尽管每次连续四节课的激情讲授使他嗓子经常沙哑,他却始终面带微笑,乐此不疲。
杜教授的学生说,当他们遭遇挫折的时候,总会得到老师及时的鼓励和无限的关怀;当他们获得了点滴进步的时候,老师会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勤奋务实 不息为体
在采访中,我们非常好奇,身兼多职的杜教授是如何很好地完成学术科研工作的呢?杜教授说:“时间要靠挤,困难要靠拼。”
虽然这句话看似说得轻松简单,但是我们深知,杜教授为了实现他的人生理想付出了很多很多。
杜教授的“设计地震动估计与高拱坝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项目获得2006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了完成这个颇有难度的课题,杜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历经十几年的艰辛努力和不懈追求。在课题的起步阶段,计算机的发展水平还难以支持大量的工程计算工作,杜教授和他的伙伴们就自己编辑计算程序。计算运转一次需要几天的时间,有时要找出一个程序中的小错误就需要几天的时间。虽然杜教授曾多次质疑过他们选定的研究方案,但却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们选择的课题,因为这一课题能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需要,他们深信难题总有一天会被破解!
经过十几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杜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终于取得了居于国际前列水平的研究成果,对推动这一领域发展以及为国家重大水电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
时间是挤出来的,就意味着杜教授会在很多的工作日里废寝忘食地工作;时间是挤出来的,就意味着在杜教授的日程表里没有用来休闲的周末和假期。杜教授告诉我们,他也曾有过许多业余爱好,他喜欢下围棋,喜欢看文史类书籍。然而现在,由于工作实在太忙,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些爱好。杜教授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开夜车早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
我们仿佛看见,杜教授窗前那不眠的灯光,它陪伴着我们的老师度过了漫漫长夜,迎来了黎明的曙光。当新的一天开始,杜教授仍会带着他灿烂的微笑去面对学生。支持杜教授如此勤奋工作的原动力,正是在他心中“用科技造福社会”的坚定信念。
创新为道 桃李芬芳
在杜修力教授的言谈话语中始终体现出一种思想——创新。作为导师,杜教授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杜教授始终坚持不以难题考学生的教学思路,因为他相信,真正的科学的灵感来自于扎实的基础。杜教授会要求他的学生去阅读有关专业发展史的书籍,或许这会被很多人认为是无用功,然而杜教授一直主张知人论事,唯有知道过往的发展史才能知道未来的科研方向。
杜教授强调博士研究生论文研究工作的创新和系统性,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要求非常严格。 他大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无论学生发现的创新点多么细小,杜教授都会给予及时地鼓励,因为他相信,所有可以燎原的科技之火都源于创新思维的火花。不仅如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他还时常带领学生一起去参与大型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工作,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超越书本知识的宝贵经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他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郊游、爬山、去公园都成为一种接触社会和亲近自然的学习活动。
杜教授不仅在教学与科研上面注重创新,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他就提交了关于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提案。可见,创新在杜教授的心里是多么的重要。
科研中力求创新,教学中鼓励创新,参政中体现创新,生活中留心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创新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杜教授的心中。
人物档案:
杜修力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工程动力灾变” 重大科学计划指导专家组副组长、材料与工程科学部评审专家组成员,全国优秀博士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特约工作人员。先后主持并完成二十余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已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二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