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聚焦

/ UP-CLOSE

为地球“把脉”的老人——访我校地震研究所所长李均之教授

来源: 时间:2006-07-12

他是一位鹤发的老人,一位能为地球“把脉”的学者。他用数十年的岁月默默坚守着一份伟大的事业——临震研究,他就是我校地震研究所所长李均之教授。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之一,主要分长期预报(未来10年内)、中期预报(未来2年内)、短期预报(未来3个月内)和临震预报(未来10天内)四种,我国国家地震局的有些专家认为:要想摸清地震机理并做出准确预报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且持这种观点的在国内外地震界占大多数。而李教授主要研究的临震预报恰是地震预报中难度最大的项目,这一项目在地震预报中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事实证明,面对地震灾害只有有效的临震预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发生前是有中期预报的,但是就是由于缺少临震预报最终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

  看到了临震预报的价值,也看到了临震预报所面临的困难,但李教授还是毅然迎难而上,在这一领域艰苦奋战了几十年。从1976年开始,他便放弃了一切节假日,1995年退休的他,目前仍然以72岁的高龄战斗在临震预报的第一线。经多年研究,李教授发现,所有前兆观察方法都存在非震异常现象(即有前兆无地震),因此必须要使用多学科、多种观测方法。李教授所领导的小组,优选了十多种有效的观测方法,如次声波、地应力、地电脉冲、虎皮鹦鹉行为异常、大地微动法、深井水位、地磁地重等,并与诱发因子相结合。近几年,他们已经先后进行了11次成功的临震预报和11次较好的年度预报,且自99年以来他们做出的临震预报准确率达到40%左右,其中包括对1996年5月包头6.4级地震、2000年7月日本伊豆群岛6.4级地震的准确预报;及时平息了98年春节“北京将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谣传;以及对1997年4月新疆伽师6.5~6.8级地震群作出了成功的临震预报,使得在那次地震中,当地30万人中仅有9人伤亡。在地震预测研究领域,一位地震科学家一生中能准确预报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已经是了不起的事,而李教授能准确预报11次之多(有的还是几千公里外的远距离),可见并非偶然,他已经找到了地震发生的一些规律。这样的成绩令世界为之震惊,国内外同行对他的评价是:“超常准确预报的典范”。

  几十年来李教授也曾有过不被学术界主流认同、甚至被同行否定的经历,也曾有晋升的机会,但在一切悖论与功名面前他从未改变过那颗踏实、谦和、朴素、严谨的学者之心。李教授总是这样说:“搞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没有付出,是不可能的,搞发明创新更是非常艰难的,固有知识往往阻碍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因此偏见比无知更为可怕。要做学问,就要先做人,做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人。” 这位老人几十年里就是这样不计回报,默默奉献,执着地追求着真理。李教授无愧为一位真正的科学家。

  谈到他的研究李教授告诉我们他还有很多想法,比如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完成几个规模较大的实验,使他的结论得到证实;同时他还想为工大在世界知名刊物上多发表一些文章,使工大在国际地震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李教授对于工大的爱如同一块化不开的浓墨重彩,对于工大学生的殷殷期望更是溢于言表,他希望工大的每一个学生都不仅仅拘泥于某一专业,而要博览群书,并能将书中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创造中。

  小径幽深香四溢,宝剑藏锋数十春,鹤发独行雾稀处,回首寄愿后来人。让我们铭记李教授的话,并以他这样的真正学者自勉。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