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进王大康老师办公室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他的宽厚随和、平易近人。端茶倒水,寒暄问候,爽朗的笑使我们之间的陌生感荡然无存。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中,我得知我采访的主人公刚刚获得了第二届北京市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因而,我们的话题便自然而然的从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展开。
开创“以创新设计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的教育改革
作为一名四十余年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老教授,王老师一直立足讲台,着眼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他所执教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基础课之一,也是北京市的重点学科。他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针对机械类学生走向社会后应用编程软件及设计软件的能力相对较弱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以创新设计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为内容,拓宽基础、注重实践”的教改思路。
如何将改革思路贯彻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又是王大康老师极为关注的问题。作为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部的主任,他带领学科部从奥地利引进了机械组合类多功能加工机床,开设了创新设计实验,使学生们通过搭建加工机床,以车、钳、铣、刨等工序制造出实际模型,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发掘学生的设计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王老师率先将计算机辅助技术CAD引入教学和课程设计之中,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作业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受到学生的欢迎。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北京市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中,王老师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课题,用所学理论服务于实际工作。在他的启发下,学生们以为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服务为突破口,在走访养老院、康复中心、医院等地、进行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以气动加机械原理的助力器;从制图到做出成品,学生们获得了全方位的锻炼。此项作品获得了竞赛的一等奖。而王大康老师也凭借着不断追求新知的治学态度和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荣获了竞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先进的教材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学内容改革的保证。王大康老师作为“高等院校现代机械设计系列教材编委会”副主任,近年来先后主编出版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实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等五部教材。其中一本获校专著奖,两本获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王老师率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他根据教学大纲编写了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材,编制了“机械设计”CAI课件、“创新设计的思维与技法”CAI课件等,并与CAI课件配套编制了相应的教材,将授课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例题都包含其中,通过演示配合板书的方式,以启发式教学、加强作业和课后小结等手段,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此外,王大康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非常注重教学技巧。对于很复杂的定理,他常常会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加以解释,使学生们能获得直观、实际、形象的理解。正是这种热爱教学、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使他赢得了学生的敬重和社会的肯定,他主讲的课程获得了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精品课程;他本人也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荣誉。
“教师不是教书匠,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育人的事业中去”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在采访中王老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要对学生抱有爱心。”王老师治学严谨,注重教书育人,在为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将做人之道也同时传授给他们;他身正为范,以自己对事业的执着激励着他们,以无私的奉献感染着他们,更以克己的精神鞭策着他们。学业上,王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方”,决不以“分数贬值”等方法无原则迁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王老师都会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去详细地解答;生活上,他给予学生们关爱与呵护,他与学生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他经常和学生们面对面地交流,为困扰中的学生指点迷津,并为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摘下障目的一叶,使其走出误区。
教书育人是一项艰巨的灵魂和性格塑造的系统工程。教师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丝雨。每当王大康老师接到授课任务后,他总是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思想特点、课堂纪律、学生学习情况,从中分析出教与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一个班级学习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将学习好、努力上进的干部和学生作为班级中的骨干,对他们严格要求,使其成为学习和遵守纪律的标兵;对学习困难、纪律散漫的学生,不抱遗弃态度,多采用赞扬和鼓励的方式,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希望。这种做法,不仅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还推动了大多数中间状态学生的进步,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为有效的作用。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教书育人的保证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治学态度、学识水平,对学生起着示范、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始终是学生的一本“无字之书”。王老师认为,教师的渊博知识是取得学生信服和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王大康老师不断钻研新知识,他先后学习了现代设计理论,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创新设计、系统工程理论、相似性设计理论等,并将其引入教学中,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作为学科部的主任和一名老教师,王老师还肩负着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为使引进的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他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一方面,组织机械设计课程研修班,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全部课程讲稿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料无私的提供给青年教师,带领年轻人逐章、逐节地研究、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另一方面,他还组织部分青年教师加入到教材的编写工作中,从而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学术及教学水平,保证了教学队伍的稳定。
四十余载育人路,王大康老师创造了很多骄人的业绩。但正如王老师所言:“荣誉只体现在价值上,而我的价值就在于教书育人。”对王老师来说,永远挥之不去的是对学生的那份挚爱和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忠诚。
作为老一代工大人,从教书到育人,王老师都是本着一种职责,一种强烈的教师责任感,一种工大兴我兴、工大衰我衰的主人翁精神。正是恪守的这一准则,才彰显出他的真情本色??活的认真,工作的认真,始终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