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代代教师如同灯塔,守望乐教善教、启智润心的时代航程。北京工业大学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夯实基础、果敢迸发。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校推出“师者如光”系列报道,走近一线教师,展现北工大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铭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他精心打造“晨星学数”班级论坛
为学生学业、职业规划提供精准支持
他春风化雨为学生生动讲述红色历史
独具匠心讲好“大思政课”
在他的引领下,210622班获评
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
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等多项荣誉
他就是2024年北工大优秀教师标兵
数学统计学与力学学院
张明明副教授
快和工小V一起解锁他背后的故事吧~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
张明明深信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
为了教好本科生课程《线性代数》
他不仅深入研究教材
还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
为学生讲明白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

课堂上他常常旁征博引
与学生分享
数学在编程、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领域的
实际应用——
“矩阵是如何在这些领域中体现的?”
“图像图谱是如何调整的?”
“如何使用序列或曲线来表达复杂的概念?”
……
这些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考
也拓展了他们对数学细分领域的认识
张明明满怀期待地引导和鼓励大家
深入探索数学的奥秘:
“即便学生一时未能完全理解也没关系,
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
每次下课铃响
学生们总是意犹未尽
簇拥在他周围继续探讨疑问
到了学期末的“翻转课堂”
大家更是积极报名参与
课程结束后
“还想再上张老师的课”成了同学们的一致心声
这一切让张明明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温暖:
“真心换真心,
或许就是教育最纯粹的魅力所在。”

打造“晨星学数”班级论坛
2021年是张明明担任数学专业班主任的第一年
刚开学他就创建了班级公众号
因为“想记录下学生们成长的每个瞬间”
面对未知的大学生活
同学们又憧憬又忐忑
对此,张明明不仅耐心解答学生各式各样的疑问
还琢磨如何帮他们更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为此,他特别创立了“晨星学数”班级论坛
为大家提供了交流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平台
还邀请研究生学长学姐分享经验和心得
帮助大家对未来做更充分的准备

得益于“晨星学数”论坛打下的基础
到了大二下学期
同学们已经开始积极申报各类项目
投入到科研实践中
截至目前
班内共有52人次获评校级或院级学习优秀奖、
优秀学生干部、创新创业奖、三好学生
32人次在国内外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中获奖
10人次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立项国创计划、星火计划共4项
发表EI、核心期刊论文共6篇
1人获国家奖学金
1人获小米助学金
1人获评校科技之星
……
这些成就不仅是对张明明辛勤耕耘的回报
更是学生们努力与才华的见证
“让历史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
在为同学们夯实数学基础、激发科研兴趣的同时
张明明同样重视加强对同学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力求“让历史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
他特意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
担任班级专属思政导师
导师们为大家娓娓道来
北京的红色文化和历史故事
不仅吸引了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倾听
也令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积淀
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此外,他还携手党员先锋社的社员们
为班级带来丰富多彩的思政分享活动——
这些分享涵盖传统文化、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
每次活动都控制在15分钟内
让思政教育“如盐入味”
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和灵感
小课堂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
也为班级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张明明的带领下
班级取得累累硕果:
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校先进班集体、校十佳班集体
……
这些荣誉的背后
凝聚着每一位同学的拼搏进取
也离不开张明明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
“他们的成长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张明明不仅是210622本科班主任
还是硕士生导师
在指导研究生深入科研的过程中
他是质量的“把关人”
更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他经常告诫学生:
“别急着冲,我们要的是深度和质量。”
教学过程中,也有的研究生
因为“没接触过发动机,怕做不好”而担忧
甚至压力大到在他面前掉眼泪
张明明看在眼里感同身受
用实际行动带着学生缓解压力——
一起在实验中解析现象
反复推演逻辑脉络
用擅长的数学语言解释难题
……
经过不懈努力
张明明的研究生们不仅顺利完成学业
还有1人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2人获评校优秀毕业生
2人获国家奖学金
3人毕业论文被评为校优秀硕士论文
张明明感慨地说:
“指导学生有时候也会激发我的科研灵感。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所学所得助力学生的发展,
他们的成长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