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聚焦

/ UP-CLOSE

讲故事,写回信,收集老物件,她的课可太有意思了!

来源: 时间:2025-01-14

编者按

一代代教师如同灯塔,守望乐教善教、启智润心的时代航程。北京工业大学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夯实基础、果敢迸发。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校推出“师者如光”系列报道,走近一线教师,展现北工大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铭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在思政课的海洋中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

她通过7000多封往来书信与学生交心对话

细致深入解答疑惑

她用故事点燃信仰之光

以“古今中外法”激发学生深度认同

她坚信“老物件会说话”

引导学生从家史国史中领悟青年使命

她坚持“眼向下、路朝前”

只有知学情、察民情、有人情

才能把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

她就是2024年北工大优秀教师标兵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常婧

今天,与工小V一起探索她的思政故事吧~


课比天大,学生至上!

作为思政课教师,常婧深感责任重大:

“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

“要求高”首先体现在内容广度上

思政课不仅涵盖党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

多个领域

要求教师必须成为知识渊博的“杂家”

于是,常婧在授课时

摒弃了枯燥的理论灌输

转而旁征博引,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不再局限于单向知识传递

而是鼓励深入探讨,深化学生思想内涵

为了更好地教授理工科学生

常婧经常旁听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

从中学习针对这类学生的教学技巧

即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逻辑严密

她把这些特点融入课堂

做到精准施教:

课前明确重点、课后细致复盘

确保学生能透彻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常婧还设立信箱

关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6年间,她收到7000多封来信

内容涵盖课程疑问、成长困惑

及就业压力等方方面面

无论多忙,她都一一回应、开解

“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是最幸福的事!”

对她而言,这些反馈是无价之宝


在故事里讲信仰

常婧不断探索

如何“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

从而让思政课“活”起来

她致力于“在故事里讲信仰”

在课堂上娓娓道来

朱德漂洋过海、历经艰辛

最终在中共旅欧支部坚定入党的故事

让学生们深刻体会

革命者如何在动荡岁月中燃起星星之火


每当这些激昂的故事被重现

学生们总是被深深吸引

抬头凝视、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每当这时,常婧更加确信

“看到学生脸上有笑、眼中有光,

你会知道他的灵魂在那一刻被触动了,

这堂课是有知有味的。”

除了用故事讲信仰

常婧也用它们播种梦想

她认为历史并非遥不可及

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她设置了“老物件会说话”实践环节

鼓励学生采访长辈

聆听那些旧物背后的故事

“从家史中学习国史与党史。”

随着收集的老物件照片和视频逐渐增多

常婧建了个线上“微缩博物馆”

这里有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合影

各式各样的像章

60年前清华园门口的毕业照

……

她感慨道:

“若非这样的契机,

很多精彩的故事可能会被遗忘。

这不仅是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更是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致敬。”


有主题才有主业

除了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思政课教学

常婧还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级硕士研究生班主任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她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读书会”

与研究生主题班会巧妙结合

每两周提炼一个主题

始终围绕使命聚焦主业——

“问题及问题意识”

“人生加减法”

“思想何以影响人”

……

在这些充满智慧火花的班会上

学生们分享读原著、悟原理的心得体会

常婧则通过精辟的点评和直观的思维导图

帮他们梳理问题、识别难点

并指出知识体系中的不足

这种“分量十足”的交流

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

更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提升了

他们的学术素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调查研究,以脚力练能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

是常婧的主要研究方向

为探索基层民主实践和基层减负实务

她的足迹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

在与几十位社区书记和社工的对谈中

她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难度和强度

“靠什么支撑到现在?”

是常婧追问最多的问题

不同的面孔总会给出一个高频的答案——

靠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

那是一种“我不上谁上”的英勇担当

信念就是力量

前年暑假

常婧走进朝阳区垡头街道燕保祈东家园社区

与“接诉即办”工作组一起“跑工单”

参与群众反映集中的“自备井供水改自来水”诉求

在这里,她和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并肩作战

为社区供水难问题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也逐渐在实践中意识到

“每一个市民的电话背后,

都凝聚着十几个部门的协同努力与联动。”

常婧的调研之旅并未拘泥于北京

在探访四川崇州社会协商对话工作期间

她跑得多了,连方言也学会了

“可以与爷爷奶奶们坐在炕头上无障碍沟通”。

耄耋老人的一句话

让她思考多年的基层民主问题有了答案:

民主其实很简单,你不能老说怎么办不行,要说怎么办才行。”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

常婧坚信“用脚底板做学问”

学者不仅要在书斋里“冷思考”

更要站在群众中间“热运行”



思政课的教室很小

三尺讲台、师生百人

但思政课的课堂很大

家事国事的此时此刻

串联着古今中外的彼时彼刻

讲道理,亦是观自在

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在、自为、自驱、自成的个体

构成她每一堂课、每一期课、每一门课的主旨

也让她更加坚定地走在与学生双向奔赴的路上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86  京ICP备:14043795号-2